-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大通三中季有龙
一、教材分析:
《世界的物质性》为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的第一框题的内容。本节课一共分2个部分内容,分别是:自然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的原理和概念,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问题,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物质的定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用:
=1\*GB3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GB3②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作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性的局限性,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等唯心主义观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时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学生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抽象性;高二学生对于抽象概念具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学生层次较大,有首次接触哲学知识,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难点: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比较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
七、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知识点及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利用练习册《优化设计》P30页填空题进行自主学习;
2、学习成果展示,采用个人展示与相互交流相结合
一、预习阶段
1、完成知识梳理及知识体系初步构建;2、完成教师的思考任务,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即客观世界是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部分组成。
引导学生思考:本课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哪几个方面?为什么从这些方面进行?
展示PPT1-2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方面去把握知识体系,采用总分总的方法使学生有一个宏观认识。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自然界的起源,了解神创论与唯物论两种观点的内容,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并阐释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当堂练习,提高能力。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含义。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探究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认识到人虽然有意识,但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具有客观实在性。
运用所学知识训练提高
二、新课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它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那么什么是物质呢?我们这节课就从预习活动中知道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学习今学习世界的物质性。
合作探究一: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观看PPT-3,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思考神创论与物质性的观点对错。
总结:自然界的物质性:一是表现在地球的起源及演变过程表明,宗教的“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不仅是地球,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客观的。二是表现在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说明了神创论的荒谬和物质性的科学性。为此、要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合作探究二:
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
观看PPT,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结合预习内容来思考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尤其引导学生是利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物质以及两者的关系。
总结: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区别在于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联系在于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的的关系
精讲点拨
物质的含义
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内涵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即明确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和根源性,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