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风景,山腰独好.pdfVIP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风景,山腰独好.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梁漱溟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

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而登山亦如人生,面对人生,你认可哪种观点?谈

谈你的认识。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风景,山腰独好

驻足于山脚,林荫翳翳,闲适惬意;屹立于山顶,既有“山高人为峰”的喜悦,又有君临天

下的气概。然吾独爱山腰之胜景:仰可揽山顶之雄奇,俯可收山脚之俊秀。

相比于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半山确有小器局之嫌。然而,身临绝顶之

时,固然风光无限;殊不知,绝顶的另一面就是悬崖。若能长期处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之态,则固守山顶似乎也是可能之事;但是,人不可能长期紧绷着弦,稍有不慎则粉身碎骨。

山腰则不然,于人生而言,既经历了由山脚到山腰的奋斗,又不会有一脚不慎坠入万丈深渊

的危机;坐拥收放自如之境,保持向上奋斗的势能。

也许有人会说,那山脚比山腰更舒适,省却向上攀爬的劳顿,闲适恬淡的生活也触手可及。

诚然,山脚那份闲适恬淡的确更容易获得。梁漱溟先生渡尽劫波后也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

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感斯人言:人生当于在山脚,安分守己,踏实于当下,何尝不是一种

惬意人生!

然则,不知诸君有否关注到梁漱溟先生“寻常人过寻常人生”中的“寻常”之意?这份“寻

常”,是阅尽红尘之后平常心,即使驻足于山脚也能寻找闲适恬淡之境。但长相平常、学识

平常、身份平常的寻常人,很少会有人拥有梁先生那份平常心,若还是以平常理念来要求自

己,更多的恐怕是沦为庸常而非梁漱溟先生所追求的那份闲适恬淡了。因为太容易得到的事

物是特别容易产生倦怠的,当寻常人在倦怠中沉沦、在沉沦中倦怠时,又何谈拥有那份让人

心明境净的闲适恬淡呢?

而山腰则不然,它的获取并非唾手可得,它需要人们维持攀爬的姿态方能到达,一路攀爬的

过程,何尝不是祛除浮躁一路收获的过程。既不会陷入过分安逸而流入平庸,也不会力不能

及而心生妄念。既避免了山脚视野的狭隘,又可拥一览云天的开阔;既能把持闲情逸致观看

沿途风景,又可滋生催人上进的动力。

风景山腰独好,关键就在这一“独”字,古罗马的斗兽场,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古长城……

这些风景名胜不正是以其的独特与唯一而成为最美的存在吗?山腰之“独”,在于“‘立足山

脚、不忘根本,展望山顶、令人奋进,进可攻、退可守’;在喧嚣的红尘中生腾挪出‘进退

有据、得失由心,专注于力之所及,不追逐无根之浮华’的自由与洗净铅华的精致”。

风景山腰“独”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

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

键句进行分析。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

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

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审题:本材料是关于登山的三句名言。分析可知:(1)尼采认为从半高处看世界更美,是因

为视野开阔,又可催人奋进,最大可能延展生命。“半高处”指身处半山腰,仰可见山峰之

雄奇,俯可察山脚之隽秀,由此延展到人生处世的体验及启迪。为了体现肯定山腰的态度,

则需与山脚、山顶进行比较,如果仅陈述山腰的优点,山脚及山顶的劣点,那么这种比较

价值就不大,这就要对三者进行优中选优,才更显山腰之优势。比如山腰的优点相较于山

脚,既欣赏了沿途的风景,又亲历了登山之艰难与快乐,在付出中增加了生命的厚度。爬

至山腰视野开阔,又超越了山脚的安于现状,心甘平庸。而相较于山顶,有催人奋斗的动力,

更大可能地延展生命,避免了登顶后可能出现的种种不测,种种诱惑危险。这些谈了三者优

点之余,也要谈些不足,比如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之嫌,斗志疲软的消极心态。这样才会更

客观理性地体现思辨性。

(2)杜甫认可凌绝顶,是因为拥有一览众山小的自信,锻炼心志处变不惊,确立了人生的

大器局。“绝顶”指身处山的巅峰,满眼风光,俯视众山小。由此延展到处世态度,同理,

只谈登上山顶的优点与身处山脚、山腰的劣点比较,不会鲜明彰显山顶的优点,因此也该针

对三点进行优中选优。相比于山腰拥有山高人为峰的自信,君临天下的豪情,还可以锻炼

心志,培养百折不挠性格。相较于山脚一样可以处变不惊,但磨砺过的良好心理素质更有意

义,因为知山外有山,方可树立更宏伟

文档评论(0)

152****7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学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