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第十三-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pdf

14《文》第十三-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

14《文》第十三

【内容梗概】

现存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也就是一种官文书。后来到了春秋的时候,

外交的言语也称为“辞”,孔子说辞的要义在“达”,也就说说明白。到了战国,又说

之风大盛,辩士们的说辞可谓天花乱坠,可以成为议论文。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

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春秋左氏传》是写事的丰碑,《史记》是写人的丰碑。汉武帝

时候,盛行辞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汉、魏之际,排偶更甚。真正开了

文体宗派的,是唐代韩愈。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逗总弄得参参差差

的。他的标准是“气”,就是然的语气,并且有意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语言中去。成

为了新体的“古文”、宋代所成的“散文”的创立者。之后经过欧阳修与苏轼的发扬,

古文成了正宗。唐代的发展出的新文体“传奇”,到了宋代有了“话本”,也就是白话

小说的老祖宗,演化出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直到《红楼梦》成

为了白话小说集大成者。从明代开始用八股文取士一直到清末,可谓盛极一时。可是因

“古文不宜说理”,总是一大大家曾国藩也没能补救这一缺陷,八股文逐渐没落。到了

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但也未能长久。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

胡适之等人提倡的白话文搭上中国现代化的马车,一直驶近了新中国。

【原文呈现】

《文》第十三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这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后来《周

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是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按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

卜辞显得整齐些罢了。便是这样,王安石还说《鲁春秋》是“断烂朝报”[1]。所谓“断”,

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意思。卜辞的简略大概是工具的缘故,在脆而狭的甲骨上用刀笔

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卦爻辞和《鲁春秋》似乎没有能够跳出卜辞的氛围去,虽然写在竹

木简上,自由比较多,却依然只跟着卜辞走。《尚书》就不同了。《虞书》、《夏书》大概

是后人追记,而且大部分是战国末年的追记,可以不论;但那几篇《商书》,即使有些是追

记,也总在商、周之间。那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

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

些都是官文书。

116.

第页共页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打官司的时候,原被告的口供都叫做“辞”;辞原是

“讼”的意思[2],是辩解的言语。这种辞关系两造的利害很大,两造都得用心陈说;审判官

也得用心听,他得公平的听两面儿的。这种辞也兼有叙述和议论;两造自己办不了,可以请

教讼师。这至少是周代的情形。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外交的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

害更大,不用说更需慎重了。这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

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郑是个小国,他办外交,却能教大国折服,便靠他的辞命。他

的辞引古为证,宛转而有理,他的态度却坚强不屈。孔子赞美他的辞,更赞美他的“慎辞”

[3]孔子说当时郑国的辞命,子产先教裨谌创意起草,交给世叔审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

了儿他再加润色[4]。他的确是很慎重的。辞命得“顺”,就是宛转而有理;还得“文”,就

是引古为证。

孔子很注意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件易事,所以自己谦虚的说是办不了。但教学生却有这

一科;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5],“言语”就是“辞命”。那时候言文似乎是合一的。

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各国派使臣,有时只口头指示策略,

有时预备下稿子让他带着走。这都是命。使臣受了命,到时候总还得随机应变,自己想说话;

因为许多情形是没法预料的。——当时言语,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

是当时的京话或官话。孔子讲学似乎就用雅言,不用鲁语[6]。卜、《尚书》和辞命,大概都

是历代的雅言。讼辞也许不同些。雅言用的既多,所以每字都能写出,而写出的和说出的雅

言,大体上是一致的。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7]。辞是辞命,“达”是明白,辞多了

像背书,少了说不明白,多少要恰如其分[8]。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8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