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国内外视角下探究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因素 论文.docx

在国内外视角下探究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因素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国内外视角下探究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因素

摘要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有着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国际上,共产国际为了建立东方反帝战线,积极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合作。国内孙中山改造后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同时,国共合作从根本上也符合当时两党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现今研究国共合作会对当代台海问题、祖国统一大业有积极的借鉴启迪意义。

关键词:新三民主义;国民党;共产党;国共合作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原因的探究,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有现实的政治意义。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可以吸取很多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以站在今天时代发展的新高度上,超越各种具体事件、认识的局限性,联系中华民族的精髓,分析和总结能够促进今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发展进步的经验和智慧。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过去近百年了,现在依然有不少学者仍在研究它,探讨它的原因。

一、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一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酝酿成立国际联盟,纠集各国反革命势力,反对世界上的无产阶级政权及其革命。同时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泛滥,部分工人党蜕化变质,公开支持国联,反对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道路,欧洲和北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逐渐陷入低潮。于是列宁改变了“能把我们从所有这些困难中拯救的是全欧洲的革命”的想法,对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寄予厚望,便加快共产国际在东方和中国开展工作的步伐。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就是在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提出了东方战略理论,为东方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与帮助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东方各国迅速建立了一大批共产党组织:如印尼共产党、印度共产党、朝鲜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反帝战线,打破了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包围和封锁,形成了一个帝国主义进攻苏俄的缓冲阶段,造成了“一种均势”,使苏俄能够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生存下来。

1.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苏俄和共产国际虽在远东和中国积极寻找盟友,但两次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两次血的教训,使北联吴佩孚,南联陈炯明的构想遭到了破灭,于是苏俄和共产国际只得把不切合实际的“梦想家”—孙中山作为其真正的联合对象。1921年8月马林在上海法租界会见了孙中山,他向孙中山建议建立一个能联合各个阶层,尤其是联合工农群众的政党,再建立一支革命武装和办一所军官学校。1922年3月,马林又在广州约见孙中山,他要求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加入国民党,但保持其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可是孙中山不赞成此种合作形式,并拒绝了马林建议的国共建立的民主联合战线的构想,只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孙中山虽然暂时拒绝了合作,但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此时的孙中山经过多次失败后,也从工农运动的高涨中看出新生的共产党的伟大力量,而“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需要救活他,需要新的血液”。“十三年来之战祸,直接受自军阀,间接来自②帝国主义”。中国革命必须联合人民群众,联合社会主义的苏俄。“而苏俄非但没有侵略各国的野心,并且抑强扶弱,主持公道”。于是在1923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宣言》的发表,它指出“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标志着国民党政策的重大转变,16日,《孙中山与越飞联合宣言》发表,“中国当得俄国国民之最真挚的同情,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孙中山的联俄政策公开确定。接替马林的鲍罗廷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协助国民党完成重组,其目的就是要学习苏俄的经验,力图把国民党改造成一个有力的政党,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国民党一大也实现了“重新来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重新来改造国民党的全体的愿望”,国民党被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它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此后共产国际积极发展国民党,向孙中山的南方政府派出了一流的军事专家组成的顾问团,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赠送大量武器,创建了孙逸仙东方大学和黄埔军校,假如没有苏俄的帮助,就不可能有黄埔军校,也不可能有东征和北伐的胜利。

2.推动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它的一切工作必须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监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