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1.pptx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及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认识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和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输入并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①新农作物输入中国(玉米、甘薯)②江南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繁多③农产品的商品化;各地众业兼营的的情形……在沿太湖地区和毗邻浙江嘉兴和湖州府的吴江震泽的不少地方,以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在属于吴县的太湖中的洞庭东西山,以蚕桑水果花木种植为主。在太湖、淀山湖、阳澄湖……和其他水网地区以渔业为主。在苏州城郊,以花木蔬果为主。——范金民《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的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分工出现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发展(一)农业的发展

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需要依赖邻近地区提供商品粮。湖广、江西等地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承担了向江南、福建、广东供给粮食的任务。江南本为唐宋以来最大的粮食产区,时谚云“苏湖熟,天下足”,而到明清,由于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谚语已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发展(一)农业的发展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据材料,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影响:①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②丰富食物种类,改变饮食习惯;③推动经济作物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④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环境。(消极)

1、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2、明朝出现五彩瓷;清朝出现珐琅彩和粉彩(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乾隆)。清代乾隆珐琅彩双环瓶清代清粉彩八宝玉壶春瓶清代青花五彩瓷罐(二)手工业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发展

3、私(民)营手工业兴盛(注: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模式: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明中叶以前官营手工业占主导,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景德镇烧窑图“景德镇官窑的制瓷业,有58座,而民窑已超过了900座,民窑所烧造的薄胎纯白器、青花以及各种颜色釉等都能与官窑媲美,甚至还超过官窑的水平。”—《瓷都史话》景德镇:从民窑中挑选烧造质地精良、画工精细的瓷器作为贡品,一般是有命则贡、无命则止,并没有设置生产御器的专门机构和窑场。可以说,这种官窑实际上是寓于民窑之中。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发展(二)手工业

历史纵横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中的自由雇佣劳动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有学者认为,这种生产方式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经营方式转变)(二)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丝织、榨油、制瓷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清朝继续有所发展。

1、产生条件: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活跃(根因)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③人身控制放松,可自由雇佣的劳动力出现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的江南3、出现:(1)行业:纺织业(2)标志: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3)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特点:①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②发展缓慢【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5、影响:(1)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代表社会发展趋势。(2)局限:但只出现在江南地区个别部门,力量薄弱,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未促成中国社会的转型。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小农经济阻碍具体原因:(1)生产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