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知识拓展) .pdfVIP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知识拓展) .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61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知识拓展)

银行统计不仅仅是数据的简单汇总,而始终要以满足银行经营管理为核心目的,围绕银

行业务经营活动,及时、全面、多角度动态地透视银行经营状况,服务于银行管理;另一方

面,商业银行统计分析也伴随着银行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从1694

年英格兰银行成立至今,大致经过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和方法

本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固定和狭窄(大多是吸收的活期存款),工

商企业资金需求比较单一,加之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限制,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

产方面,即通过对资产结构的恰当安排来满足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要。它产生

于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即利润最大化和资产流动性的相互矛盾性。商业银行的资产基本上可以

分为四种:现金资产、证券资产、贷款和固定资产。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指对上述前三种资

产的管理,具体包括:流动性管理、准备金管理、投资管理和贷款管理。

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同样经过三个阶段:

√商业性贷款:银行为了保证资金流动性,资金运用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并以

真实交易作为基础;

√可转换性理论:同样为了应对流动性,银行资金投资于较具备二级市场的证券,以便

随时出售,转为现金;

√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贷款归还主要取决于借款者将来的收入预期,如果预期收

入较高,则可以保证资金回收;所以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提升银行资金营利能力。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出现于60年代初期,它是指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持银

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增加银行的收益。在负债管理出现之前,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扩

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的保证。这就没有必要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

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中。在必要时,银行甚至可以通过借款来支持贷款规模的扩大。50-60年

代,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现、银行竞争的激烈和利率管制严格化等变化,构成了负债管理出

现的客观条件。

该理论认为在有效管理资金的同时,应积极拓宽资金来源,主动负债,积极向外借款,

以改善负债结构,增强资金来源的灵活性。主动负债包括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债券、

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等。

负债管理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找到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方式,由单纯依靠吸收存

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为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的资产

调整为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第二,为扩大银行资产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

但负债管理也有缺陷:首先是提高了银行成本。在美国,实施负债管理主要通过发行大

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向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向联储资金市场借款、根据回购协议借款和

向欧洲美元市场借款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筹借的款项,均必须支付高于一般存款的利息,

必然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第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如果市场上资金普遍趋

紧就会提高流动性风险,使银行陷入困境,甚至带来倒闭风险。同时,负债成本的提高必然

促使银行把资产投放在效益更高的放款和投资上,造成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增大。第三,

负债管理易使银行不注重补充自有资本,使自有资本占银行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日益下降。

商业银行资产一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产生于70年代中期。这种理论认为: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

债管理都难以形成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

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才能达到利差最大化(从而收益最大)、其波动幅度

(风险)最小的银行经营管理目标要求。因此银行管理者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根据预测利率

的变化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即运用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二是运用金融市场上

转移利率风险的工具,如期限管理法、金融期货、期权、利率调换等保值工具,作为差额管

理法的补充。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商业银行、金融界和

经济运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商业银行本身来讲,①它增加了银行抵御外界经济动荡的能

力。资产负债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手段,从资产负债的总体上协调资产与负债

的矛盾,并围绕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因素――利率,建立了一整套的防御体系,形成了一个“安

全网”,使得银行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而增加了银行对

抗风险的能力。②资产负债管理有助于减轻银行“借短放长”的矛盾。利率自由化引起筹资

成本的提高,迫使商

文档评论(0)

133****58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