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如何以动制动.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略创新如何以动制动

以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三五年甚至十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这个企业将被视为

是一个没有远见的企业,而如今,这个时时都处在变化甚至是变革的时代,一个长远的战略

目标和战

略规划已经显得很不合时宜,甚至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各种变化如政策环境、

竞争对手、新技术,都可能让你在一夜之间就要去调整企业的战略方向。原来更刚性的战略

锁定,变得需要有更多的灵活空间,其管理边界也越来越趋于模糊。

战略是选择、是取舍、是定位,是对现在和未来的规划。中国入世五年,反思五年的发

展,人们发现,在入世之前人们的种种担心,包括预想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变

化给预测未来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就要求战略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一定对未

来有很好的敏感度和预见度,所以也给战略的制定以及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战略

一定要有创新。那么战略如何创新?一个创新的战略如何去设定?企业的战略创新需要注意

哪些风险?如何避免创新和效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如何在企业中建立有利于创新性战略

产生的环境和机制?

2006年《新智囊》最后一期的主题是“放弃昨天”,2007年《新智囊》开局我们谈“战

略创新”。每当岁末年初都是企业发布战略之时,然后企业将针对战略展开目标设定、组织

规划、业务调整等一系列的行动。而我们在这个时候讨论战略这个话题也显得更为具有贴近

性。此外我们请到的嘉宾——咨询专家孟凡宇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内外的管理理论和实

践背景的人士,对于中国企业在管理上的变化以及遭遇的问题有独到的理解,特别是对战略

管理的变动趋势有着自己的敏锐感知;诺维信公司副总裁柳永茂先生,从国企到官员,再到

跨国企业,参与了许多地区的医药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及重要合资合作项目,有很深厚的实

践积累。他的性格和他就职的诺维信(一个来自北欧丹麦的基于生物技术的世界酶制剂和微

生物领域的先导公司)一样,沉静、不张扬,但只要你深入地了解,你就会发现其内部一直

在“动”,从公司并购到产品选择,唯一不变的是其“核心业务”。

此次沙龙的探讨,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动态是环境,战略是选择,创新是思维和手段。

希望这些讨论能够为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制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沙龙嘉宾

柳永茂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孟凡宇铭远咨询集团总裁

傅强智囊传媒总裁

策划人

赵敏《新智囊》副主编

战略创新取决于不同的环境变化

傅强:每年的年初,企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就是——战略!今年也不例外,这

些日子,我们的记者参加最多的发布会就是各大公司的“战略发布”。但值得注意的是,最

近美国管理界有一些观点出来,强调的是战略的模糊性。这给我们在战略制定中的习惯思维

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战略是不是一定要制定得很清晰?是不是战略目标一定要把所有

的东西都按住?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不断地有新的东西可以作为战略插口,让它形成一个不

断适应变化的战略定位?中国很多企业越来越希望把自己的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但西方很

多企业正在探讨“模糊”,这是否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据我所知,企业目前最大的困惑是,环境的变数越来越大,没有战略的创新就仿佛等死,

但要讲创新却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去做?

孟凡宇:“创新”是我们国家目前的一个思潮,从创新型国家到国家战略,从上到下整

个社会都有这样一个影响,包括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包括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两个28年:28年的计划经济和28年的市场经济,两个重叠期之后是我们的产业结构

变化很剧烈的一个阶段,这个时候大家更多地是谈对未来的一个思考。目前美国人,包括《哈

佛商业评论》也在谈:不应该把企业管得太死,把流程定得过于程式化,不能把战略做得太

窄,要更多的思考动态、思考变化。美国人的思考和我们的思考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因为毕

竟各自的发展阶段就不一样,我们的发展阶段还是属于工业化的发展高潮期和工业化的快速

上升期,从我们的经济指标到能耗,还处于几十年前的美国和英国的那个时期。还是制造业

为主的第二大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西方制造业已经移出海外市场一段时间了,他们是后

工业化时代,经历了之后再回头思考,是经过大企业的僵化和固化之后再谈创新。中国的企

业没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要谈创新,其实中国和西方谈的创新是不一样的。西方是有“本”

的创新,而中国企业是“无本”的创新。感觉上我们更加创新,而实际上是创新缺乏基础。

德鲁克讲创新的7个来源,何种情况会产生创新,但回头想想是不是每件事都

文档评论(0)

131****55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