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1.杨氏之子
课题
杨氏之子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
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
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看看你们能听懂吗?“吾姓张,二十有九,好读书。”
2.互相交流:
(1)互相说说你听到了哪些信息。
(2)老师刚才说的话是文文言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
二揭示课题
1.了解课题。“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之”的。“子”儿子。“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那大家能按照课题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
2.这篇文章出自那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看注释)
交流文言文名句,联系以前的学习的文言文,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读,读准每一个字音。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有两个多音字要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ng”。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3.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正字音。
(我们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还不够。俗话说:诗有诗韵,词有词韵,读古文也要有点古文的味道,怎么才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呢?知停顿。)
三、感知文意,划分节奏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思考问题:文章介绍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2.学生以俩人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对照课文中的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相结合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
1.根据句意划分句子节奏。
【出示课件】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节奏。
3.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
4.教师领读第一句,学生接读后四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感悟人物形象,品其“聪慧”
1.杨氏子的特点是什么?你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再次品读对话,并思考:
(1)“此是君家果”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说?
(2)“应声答曰”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老师话音刚落,你们就马上作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未闻”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杨氏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机智,有礼貌)
现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能否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生首先遇到的困难。教学中通过教师范读,给学生以停顿、语气、语调上的暗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朗读,为理解文本铺开道路。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
?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认识了甚聪惠的杨氏子,体会到了语言的风趣,也感受了我们祖国古代语言的无限魅力。
2.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3)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之子》。
检查朗读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
新课
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