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方孝孺与殉道者群像.docx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方孝孺与殉道者群像.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灭十族”的方孝孺

【人物生平与事迹】

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方孝孺出生于宁海一个官吏之家,儒学氛围浓厚,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六七岁时,见到书中圣贤的名字或形貌,便有愿学之心,且手不释卷,每天读书量很大,6岁就能作出“等闲识得东风面,卧看白云初起时”的诗句。

师从宋濂,才学出众:长大后,方孝孺拜入宋濂门下学习,在其门生中颇为出众,被宋濂赞为“岂知万毛牛,难媲一角麟……岂意瓦砾中,获此席上珍”。洪武十五年,经东阁大学士吴沉和揭枢推荐,方孝孺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见,其《灵芝甘露策》得到太祖赞赏。

辅佐建文帝,推行改革:建文帝即位后,方孝孺先后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等职,深受建文帝信任,成为其“首席智囊”。他主持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政治上实行重德省刑和更定官制,经济上采取均免赋役和限僧道占田等措施,大力推行仁政。

拒绝草诏,身死族灭:靖难之役后,朱棣攻破京城,欲让方孝孺为其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却当廷疾书“燕贼篡位”四字,愤然投笔于地,坚决拒绝,并表示“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大怒,将其凌迟处死,还下令诛杀其十族,甚至连门生也不放过,其两个年幼的女儿也“相与连袂投桥水死”,其惨烈程度令人痛心。

【人物品质】

刚正不阿,坚守道义: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威逼利诱,毫不妥协,以死捍卫心中的道义。他秉持着“道高于君,从道不从君”的信念,认为君主的合法性应基于是否得民心,而非单纯的权力继承。这种对正义和真理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他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舍生取义”的精神境界.

忠诚坚定,视死如归:他对建文帝忠心耿耿,在朱棣篡位后,始终坚守对旧主的忠诚,不愿为新君效力。即使明知拒绝草诏会带来灭顶之灾,他也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这种忠诚和勇气令人敬佩。正如他在绝命词中所表达的那样,为了心中的信念,他甘愿赴死,以生命诠释了忠诚的含义.

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方孝孺在学术和文学上造诣颇高,其文章纵横豪放,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为“盖其志在于驾轶汉唐,锐复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气,发扬蹈厉,时露于笔墨之间”。他的作品涵盖了政论文、史论文、经典释文、散文和诗文等多个领域,如《深虑论》《豫让论》等,皆为佳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后世评价与影响】

精神传承:方孝孺的事迹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视为忠诚和正义的象征,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生命。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曾评价他“以九死成就一个是,完天下万世之责”,认为他的死并非愚忠,而是为了成就大道和正义.

文化价值:方孝孺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作《逊志斋集》等,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主张等,为后人研究明代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地域文化象征:方孝孺作为浙江宁海的杰出人物,其精神也成为了当地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滋养了宁海的“正气”“硬气”精神。他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激励着人们秉持正义、坚守气节。

【绝命词】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从绝命词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对局势的悲愤质问:“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开篇就表达了对国家陷入战乱和动荡局面的悲愤。他质问上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离乱局面。在方孝孺看来,这种混乱是不正常的,也是违背正统和正义的。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忠臣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造成动荡根源的痛心疾首。

对奸臣的谴责:“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直接谴责了那些发动靖难之役、篡夺皇位的“奸臣”。这里的“奸臣”显然是指朱棣一方。他认为这些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国家政权,使用阴谋诡计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行为是对国家和君主的背叛,是不道德的。

对自身选择的坚定表达:“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展现了他作为忠臣的悲愤情绪。他以血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愤怒,表明自己坚守忠诚,愿意以死来追随建文帝。这种忠诚不是基于利益权衡,而是基于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对正统君主的忠诚。在他看来,死亡是一种坚守正义和忠诚的方式,他没有其他的要求,只求以死明志。

最后的自我宽慰和无悔之心:“呜呼哀哉!庶不我尤。”结尾处他仿佛是在向上天或者后人诉说,希望不要对他有所指责。这也体现了他在面临死亡时的一种自我宽慰,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是符合忠诚之道的,所以即使面对死亡,也希望能够得到理解,不被诟病。

评论:“骨鲠之士”方孝孺

在历史的长河中,方孝孺宛如一颗璀璨而壮烈的星辰,以其“骨鲠之士”的形象,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震撼。

方孝孺自幼便深受儒学熏陶,心怀“明王道、致太平”的宏伟抱负。他师从宋濂,在学术的海洋中精研深悟,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