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诗词诵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①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②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③之群下,咸④莫能出其理⑤。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⑥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⑦焉。
【注释】①智:同“知”,知识。②致:送来。③访:询问。④咸:都。⑤理:办法。⑥校:同“较”,比较。⑦施行:实施,按这个办法做。;1.借助注释,先理解短文的意思,再根据提示填空。;【点拨】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提示可知,孙权派人送来一头大象,曹操想要知道它有多少斤重。短文中分别写了群下和曹冲的做法。选择相关词句填空即可。;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载了《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故事和《曹冲称象》相比较,就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
本题考查评价鉴赏能力。读完两个故事,发现两人的处理方法相同,都是在船上刻记号。做事的结果不同,曹冲用此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楚人却找不到自己的剑。二人的思维方法也不同,曹冲思维灵活,而楚人却不动脑筋,做事不灵活。;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辄②难③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④,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⑤?”遂携拯⑥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依附:依傍附从,这里指搭船。②辄:立即,就。③难:感到为难。④疑:犹豫。⑤???:相当于“呢”。⑥携拯:携带救助。;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A.一起 B.同时 C.齐全
(2)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A.他们 B.的 C.到;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这句话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正确的。 ()
(2)“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的意思是: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 ();【点拨】
第(1)题中“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的意思是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根据意思,本句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3.用原文语句填空。
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王朗想抛弃“所携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华歆认为不该抛弃“所携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用一句格言诠释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最合适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C.言必信,行必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四 文学文化常识.pptx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pptx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一 字音 字形.pptx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5年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综合素养达标试卷.pptx
- 2025年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