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谈小学方程教学中的策略
摘要:当小学生步入高年级,数学问题越来越丰富、复杂,一直以来拿来就可用的算术方法有些捉衿见肘,方程思想以它的顺向思维优势应用而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方程意识淡薄,自然学生在用方程解题时会有很多障碍。
关键词:方程,教学,策略
学生用三年半的时间学习用算术方法解题,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接受逆向思维。方程却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加之格式的繁琐,找不到等量关系,解方程方法复杂。如此诸多问题,学生看不到方程的优势,方程思想即被束之高阁。就以上现象,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段、学情作了一些教学策略方面的尝试。
一、促进对方程(心中的天平)的理解
1.认识方程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方程首次出现在四年级下册,未知数正式出现,经过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初见都是美好的,学生初步认识方程得到的映像,对学生方程思想的培养至关重要。参照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此时是树立“心中的天平”映像的最佳阶段。
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如2条鱼=1块肉;到天平的两端平衡,2个苹果的质量50g+50g=100g砝码的质量;教师再出示新的情境,天平左边1个大苹果60g,一个小苹果?右边的砝码100g,用字母x代替?,可写成60+x=100;通过PPT展示新的图片,1个苹果的质量+1个梨子的质量=200g+100g;最后再直接出现3本书15.6元,即1本书的价格×3=15.6元。以上设计,从没有天平到有天平,最后再没有天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学习的生成过程,逐步构建了“心中的天平”。认识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认识数量关系代数式
学生在认识方程后,明白了可以字母来表示数,字母与数享有同等的地位,字母可以用来表示任意一个数。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接着是用方程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用数量关系式构建方程,必要的练习巩固不可少。
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①比x多15的数是()。
②比x的3倍少2的数是()。
③a与9的和的3倍是()。
④30与b的5倍的差是()。
⑤甲数是6.5,比乙数多a,乙数时(),甲乙两数和是()。
⑥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y,这个两位数十()。
到了六年级,解决问题的难度在增加,教材又安排学习分数、百分数,这样的练习仍需加强。如进行以下设计:
①五年级有学生m人,六年级比五年级多2/3,六年级有()人。
②一件衣服a元,降价20%,现价()元。
通过这样的练习巩固,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把字母当作数字一样列式。同时,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在逐步提高。还可以进行一定的代数式和数学语言“互译”,在练习中,学生会慢慢加深对数量关系式代数式的理解。
二、构建等量关系,打造数量关系模型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于生活中去。但小学生对生活的了解是有限的,对社会知识是一知半解的。数学问题中有大量的语言情境是小学生不熟悉的,要想顺利的列出方程,打造数量关系模型势在必行。
根据教材、教学参考书,小学数学中主要有以下数常见数量关系模型:①行程问题,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的数量关系②价格问题,单价、总价和数量关系③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关系④加法算式,加数、另一个加数与和的关系⑤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⑥乘法算式,因数、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关系⑦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⑧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总数和总份数关系⑨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相遇速度和相遇时间关系等。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逐渐渗透这些模型,并且要求学生在寻找等量关系时,参照合适对应的模型,学生做起方程问题来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了。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因为在客观世界中,数和行是不可分割的,数行结合思想常常贯穿于教材中,要求学生结合图形找等量关系。
如:这样一个例题设计。
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借助直观的图象学生认识世界,认识数学,认识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仍不能匹配日益丰富、日益复杂的高年级数学问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发现有些学生不能看懂图,或理解图例有误。这反映了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抽象概括能力有强弱之分。这既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有关,但同时也说明了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识图的理解教学强度不够。
所以在该例题的初步教学中,我做以下设计:
①识图观察,说说你对题中线段图的理解。
②用算术方法解题。
③列方程解题。
学生观察线段图,必须了解并认识理解这些信息:杨树有350棵,松树是题中要求的量;2/7是把松树平均分成7份,杨树比松树少这样的两份。在充分认识理解这些信息后,学生会明白松树有7份,杨树有5份,是350棵,很快就能列出算式解题:350÷5=70(棵),70×7=490(棵)。掌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