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
摘要:青少年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进行美术创作了?首先,青少年的批判意识逐渐增强,使他无法面对自己作品的“幼稚”。其次,不恰当的美术教学难以驱动青少年的创作。可能他不理解不同的美术作品背后有不同的的创作驱动力,也许是他在创作前没有受到恰当的启发,感受不到自己的个人经验或者经验太模糊,或者他是一个触觉型的孩子面对的却是视觉启发,也许这个启发与他距离太远,不符合他心理的需要。抑或是环境中的负面评价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美术创作创作动机驱动力启发
引言:在从儿童期到青春期这一阶段,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儿童都十分醉心于自己自由自在的涂鸦,以高度的热情,一遍又一遍地用画笔或其他材料塑造着自己的想象世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孩子手中的画笔变得迟疑、胆怯。进入中学,特别是八年级之后,绝大部分孩子不再拿起画笔,直接放弃美术创作。这种随着年龄增长,美术创作动机不升反降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何青少年美术创作动机会逐渐降低呢?结合我的教学观察与思考,参考《创造与心智成长》(维克多·罗恩菲德著)一书,就11岁之后的青少年群体创作动机逐渐降低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为方便表述,本文将2-11岁的孩子称为儿童,11-17岁称为青少年。本文所说的美术创作主要指绘画。分析如下:
一、青少年自身批判意识的增强,使他无法面对自己作品的”幼稚”。
青春期处于从幼稚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更加关注自己日益成熟的身体和心智,开始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并且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有所改变,因此,自然产生了带有自觉性的批判。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儿童在没有任何干扰下独立完成一件美术作品,他会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并兴致勃勃地向别人讲述画面的故事,尽管画面可能看起来一点儿也不“漂亮”。儿童在画里关心的是如何表现他自己的理念,而非画面所呈现的视觉美感。
与儿童期艺术重视制作过程,忽视完成品不同,青少年日益重视完成品。
当青少年意识到他想表达的事物和实际描绘结果(完成品)有差距时,就会产生挫折感。挫折感使他失去信心,而缺乏自信正是创造表现的致命伤。
青春期的想象活动开始从不知不觉转变为有意识控制的行为。儿童可以毫无拘束凭空想象,但青少年如果“突然觉得他的‘行为反应太过幼稚’,或者他的‘想象活动完全没有根据’,其结果通常是震撼的。”该震撼的后果之一就是青少年停止他的创作。”突然出现的批判意识使他觉得他的表现方式过于幼稚、不成熟,因此他‘什么也不能画’。这种突然出现的成人态度使他觉得他的画‘幼稚’和‘可笑’从而终止创作。”
二、不恰当的美术教学难以驱动青少年进行美术创作。
1.青少年不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创作驱动力
美术创作需要强烈的创作动机,没有创作欲望就不可能产生美术作品。“艺术品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类精神、思考和情感的结晶,在了解产生创造的驱动力后,方可了解艺术品。”如果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只停留在分析作品的题材内容、构图、色彩、节奏韵律,教师没有向学生阐释美术作品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内在创作驱动力,学生就不能理解创作动机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比如“为什么希腊雕塑表现对人体美最高的崇拜……唯有想象一个母亲如何执着于美的概念,甚至不惜抛弃身体略有缺陷的婴孩。”“在表现成为艺术的主要考量时,‘理想造型’就消失了。我们哭泣时,才不管哭姿美不美。”4
青少年必须明白:驱动力量是个人所有,各不相同,而美术表现源自个人经验。即使面对同一事件,每个人的感受体会也大相径庭,这种独特的个人经验造就了每个人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艺术表现因人而异,没有共同的倾向,最终呈现了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一旦青少年明白美术创作的驱动力,他就不会执着于用写实的方式描绘外在世界,他才可能开始去体会自己的经验,并探索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他可能会采用意象或抽象的方式去表达他的主观感受和情感。
2.青少年没有受到恰当的启发
(1)启发没有融入个人经验
表现的欲望只会来自强烈的体验。如果一个青少年在艺术表现里缺乏信心,通常是因为对一项经验的体会不够深刻。如果一项经验过于模糊、不够深切,他将难以把自己融入这项经验中。如果青少年不能能深刻体会自己的经验,他将难以开始创作。只有当他越容易把自己融入一个提示的情境里,在人溺己溺的气氛里,才越能因了解而认同这个情况。这种经验的体会乃是创作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有两种经验皆可用来启发青少年的创作:透过他人所得到的经验和亲身经历的经验。
(2)启发没有兼顾视觉型和触觉型两种类型学生
罗恩菲德将艺术表现分为两种类型:视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以眼睛为感知媒介,关注环境,把自己当作旁观者。触觉型则主要关心身体反应,重视主观经验。有约75%的人倾向于某一种类型。据实验发现,只有二分之一的人可以受益于视觉启发。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