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pptx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1.科学精神:把握思维的作用、含义、方法、差异、特征、形态,明确思维与实践的关系。2.公共参与:积极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正确思维。核心素养

第一框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论力气,人比不上野牛和大象;论奔跑,人比不上羚羊和斑马;论攀爬,人比不上猿猴和壁虎,那么为什么人可以成为万物之灵呢?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

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探究与分享思考: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

想一想:A是如何推理的?议一议: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比B聪明?商人如果A自己戴的是,B可以快速判断出自己带了但是B沉默了,所以A戴上的不是红帽子,那就是黑帽子!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超越感性认识的局限

1.思维的含义(1)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既包括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内容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形式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感觉、知觉、表象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概念、判断、推理阶段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间接性和抽象性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坚持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中来;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对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注意: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②不存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哪个更重要。

人类思维方式的主要类型

2.思维的特征把握共同本质概括性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能动性透过现象看本质间接性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针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探究与分享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1)思维具有间接性2.思维的特征(2)思维具有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探究与分享思考:同为因“寒露”节令而发的古诗,白居易引人愁思,而李世民却勾勒出壮丽辉煌的秋日景象。不同诗人有不同的感受,体现出思维的什么特征?《池上》(唐)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秋日?爽气澄兰沼》(唐)李世民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1)思维具有间接性2.思维的特征(2)思维具有概括性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3)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不是机械反映)

3.思维与实践的关系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中国早期有很多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劳动密切相关,来源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如《击壤歌》中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具体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内容。“凿井”和“耕田”具有代表性,表明“饮”和“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体现了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特点。这表明(???)①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的②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③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④思维能够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B

第二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