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时代

的发展日显弊端,本文结合近一个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实践,对高一新教材的特点

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及在教学中存的困惑和在今后在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进

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标签:新课改;地理教学;整合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整合用于地理教学设计,即为

组成地理教学过程的各要素通过渗透、互补、重组等途径,以达到整个课堂教学

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下面以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环》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整

合方面的实施为例,加以说明。

一、整合课标内容及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

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

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确定教学准确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程标

准、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整合。

本节课所涉及到课程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不要

求对水循环进行分类,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循环和

海上循环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

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行为动词“说出”

与“说明”在知识层次目标上的不同,“说出”属于了解水平,“说明”属于理解水平,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本节课所上的中学是我区的三级达

标校,因此确定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教学要求的最

低线。对于学生的需求分析,需要直接从学生中收集相关的信息。由于是借班上

课,缺乏对学生的直接观察与了解,只能间接获取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从整体

上看,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

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

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

建构。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然界的水循环”

示意图的读图分析,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

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进

而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二、整合各版本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

四种版本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

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着力体现自己的编写特色。教师在进行不同版本教材整合

时,特别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教材中个性

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例如本

节课人教版单独呈现框题,鲁教版以问题的形式,把陆地上的不同水体及其相互

关系作为铺垫知识,而湘教版和中图版教材未呈现。因此,如何确定作为铺垫的

知识,应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目标的达成等方面,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进行处理。

考虑到所上班级的学生实际水平,我采用各版本教材共性之处的做法,把自然界

水的分布作为铺垫知识。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借班上课学生的实际水平,避

免造成课时不够的问题。由于本节课以长江为案例组织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运用

湘教版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这样案例与示意图吻合,便于开展相关

教与学活动。

三、整合前后知识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着眼于整体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把初中、高中已学

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促

进已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

例如本节课上到“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时,以长江为案例,首先展示长江上游的河谷地貌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图,让

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关系,把初中的知识与高中知

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明确河谷地貌的形成是水循环的杰作,并告诉学生以后我

们还会学到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中,联系到了必修1前面所学的长江中下游江

淮准静止锋的形成以及大气环流有关知识,以此为案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界的水循

环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把前面所学有关气候知识与新知识进

行了整合。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686607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