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4
学校体育学
一、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
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学校体育学:
是研究与提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3.体育与健康课程: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4.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5.体育课程实施:是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调试的一种体育课程变革过程
6.体育课程设计:是指选择什么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
7.体育学习:
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8.体育学习策略: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技能
9.体育学习资源:是一切能够支持和拓展体育课程功能的事物的总称
10.隐性体育课程资源:一般为精神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体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体育课程资源
11.显性的体育课程资源:一般为物质形态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12.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
13.课余体育竞赛:
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14.课外体育训练:
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体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15.单元教学:
是指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经过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教学,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基本知识点
1.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两个传统是什么?
学校体育和体育思想的发展成为推动现代体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形成了体育课程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两大传统
2.是什么推动了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进程?
科学技术革命和学校体育的课程化推动了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进程
3.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二.行为目标取向三.生成性目标取向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4.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性质
是以“技艺性”为主,“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的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
5.体育课程的功能
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
一: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
二: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
三: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知识、技能)和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
四: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
体育课程的延伸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
6.体育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
体育课程计划应重点包括人员、计划、和过程这三个要素。大概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显性的学习目标;二:选择性的学习内容;三: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四:融洽的师生互动;五:实效的课后笔记
7.运动性条件反射形成的三个阶段:
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动作技能形成阶段
8.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指那些方面
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简化技战术;改造场地器材
9.学校体育学习的评价方式有那些
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三:绝对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相互结合
10.体育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策略
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11.体育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
12.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潜在性;多质性
13.体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
学生;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校长;家长和社区成员
1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
提高运动成绩是主要目标、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训练内容手段的有机联系;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业余性;基础性;广泛性。
1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学校运动队;基层训练点;体育特长班;体育俱乐部
16.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目标任务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17.终身学习的特点
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