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语文名校联考现代文阅读Ⅰ专题训练(答案解析版).docx

2024年高三语文名校联考现代文阅读Ⅰ专题训练(答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2025届高三一轮百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书画同源”的说法很早。据《历代名画记》记载,最先创造文字与绘画时,二者“同体而未分”。照此,书画同源的“源”,就要追溯到象形文字了。不过“象形”在“六书”中只占其一,汉字中真正属于“象形”的不多。再把“书画同源”的概念扩大,便指向书画的工具、表现手段、艺术理念。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经营位置”,相对于书法的笔法、构建。《历代名画记》的作者张彦远又说王献之作一笔书,陆探微作一笔画,“故知书画用笔同法”,这又把书画的“源”拉近了一步。

书法之于绘画,还可以说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抽象的美学原则,而绘画也丰富了书法的美学思想。有位画家曾对我说:为什么人们常谈书法影响绘画而不大说绘画对书法的影响?我想可以从书法更具抽象性这一特点作解释。但既然是“一笔书”“一笔画”,必定会互相影响。八大山人书法的中锋用笔,构图的空灵虚应,感情的冷峻超逸,很难说绘画与书法的相互影响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我们甚至可以把八大山人的书法当绘画欣赏,或者把其绘画当书法欣赏。还有的画家,在书法中吸收树石的皴擦、兰竹的撇跳,比如石涛、徐渭等。石涛诗句“画法关通书法津,苍苍茫茫率天真”,说得很好,石涛绘画的“一画”论涵盖了书法,所谓“自一以及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氤氲,天下之能事毕矣”。

我们可能较少涉及书法与绘画的相异。这里想先说一说书法有没有“内容”,如果有又是什么。书法艺术以墨线为主导,按照特定的文字形成结构,由一画,二画、三画……直至万画。书法的形式可以说即书法的全部。但按照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在任何情况下,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书法的“形式”也是有内容的。

把书写的“素材”当作书法作品的内容,是最常见的误解。比如书法家写一首诗、一篇散文,那诗、散文便当作书法作品的“内容”了。但是那诗、散文并非直接对应于书法的“形式”,只是书写时采用的“素材”。书法既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就应当以自身的形式与内容为对偶范畴。倘若只是以书写的文词为内容,书法岂不徒具外形?岂不纯粹地成了某种工具?书法家只要凭借自己的“技术”就可以表现“内容”,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到哪里去了?书法的本体到哪里去了?

(摘编自沈鹏《书法,在比较中索解》)

材料二:

“书”与“画”本质区别较大,但“书画同源”,最初都是描摹物象。英国哲学和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我国文字学家唐兰也说:“文字的起源是图画。”图画是世界各民族文字共同的来源,象形是各民族文字形成的基本方式。但汉字的象形与其他民族古文字的象形多有差异。汉字采用点、线等相对抽象的符号来刻画物象的最根本特征,并对其进行提炼、概括和加工,甚至夸张变形,通过写意的方式展示物象本性,追求的是神似。而其他民族古文字的象形一般采用写实的手法描摹物象,侧重于形似。汉字的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山”字像高山矗立之形,“水”字像河水流动之形,但它们只是轮廓式的粗线条勾勒,并非真实的描摹。这种象形方式为书写者超越物象进行艺术塑造提供了可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方”是一个极为重要又极具理想色彩的范畴。《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在先民的概念中,连大地都是方的。人类视知觉对方形结构强烈认同的生理驱动,早期原始图形符号的遗传,特别是中华民族对方形的嗜爱崇尚,让汉字自诞生之日起,即以近似方块形的平面空间展示身姿。甲骨文作为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汉字,形体上繁简并存,异形严重,但都在平面二维空间里布局建构。金文字体渐趋划一,行款也趋整饬,字体、字距已日趋均等,甚至出现了先打格、后书写(如颂壶、宗妇鼎)的情况。可见,汉字的方块形态早在商周时期就基本确定了。汉字不只形体上一个个独立布局,而且能够兼容一个个独立的音义,其独特的点、线构件和二维空间架构等特性,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崇尚对称平衡,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一大特征。中国古代建筑,总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布局,且将最重要、最高大的建筑置于中轴线,主次分明,平衡对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骈体文也讲究工整对仗。从实质上说,对称的结构布局给人一种稳定感、秩序感、庄严感、神圣感,即美感。中华民族的这种审美运思方式反映在汉字构形上,必然也注重结构平衡。汉字的方块形结体,为先民造字构形时追求对称平衡之美提供了用武之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志基说:“方形之内,乃对称平衡意识最佳的培育土壤和表现天地。”汉字构形对方形空间的情有独钟,汉字结体对平衡对称的不懈追求,即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原始主客观因素。

(摘编自雷黎明《汉字:中国书法艺术的根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