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通史复习.pptx

第8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通史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目录;PART01;重要概念解释;重要概念解释;重要概念解释;PART02;阶段特征;外交

活动;知识点一人民政权的巩固;知识点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

1.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法治基础: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3.干部制度: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知识点三、改革开放前的外交;知识点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

(1)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革命性: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3)结盟性:实行“一边倒”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结盟。

(4)内向性:即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

(5)过渡性:即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中形成,它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知识点五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特点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②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团结在一起。

③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知识点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1)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①借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②创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①借鉴: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立工业化体系。

②创新: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3)构建经济结构与体制

①借鉴: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②创新:注重克服苏联模式过度集中的缺点,注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知识点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特点

(1)剧烈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同时,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专业化高等教育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重要背景。

(2)外交环境深刻影响了工业化建设的方向和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使工业化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中苏关系密切,中国向苏联学习,使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3)群众运动式的经济建设模式对工业化建设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工业化建设,调动了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但是,也由于急于求成而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4)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国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空前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基本上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有利于国家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工业化建设。;知识点八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知识点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建设重大经济、交通、民生项目,这是这一时期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制度因素。

(2)人民群众高昂的劳动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的时代人物,这是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群众基础。

(3)知识分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毅然归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取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老一辈革命家抵制“左”的错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顶住“左”的错误思想的压力,领导、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外交工作,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PART03;角度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建设

【典例】(2021北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