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联动”“滴灌式”农民精准培训的实践.docx

“五方联动”“滴灌式”农民精准培训的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方联动”“滴灌式”农民精准培训的实践

摘要:加强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需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农业振兴人才,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搭建服务“三农”的培训平台,构建学校、市(县)主管部门、乡(镇)、村委、种养企业五方联动培训机制,开发定制化课程与教材,打造“内外结合、三实一虚、全程分段”培训模式,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为推动“三农”工作发挥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

关键词:滴灌式;五方联动;种养技术;精准培训;乡村振兴;农民职业培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7—2021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着力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

无论是从地理区位优势,还是从科技资金实力来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广西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农业是落实建设壮美广西的落脚点之一。广西是全国高素质农民(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重点省份之一,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要求,高素质农民培育要紧紧围绕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制订认定管理办法和配套扶持政策等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

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多方参与,健全管理制度,建设考核机制并形成多方联动、上下齐抓的培训体系。从2009年9月开始,广西农牧工程学校(以下简称农牧学校)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大力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精准设计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等教学资源,全面开展农民种养技术培训。至今,农牧学校把以往“漫灌式”粗放型农民培训进阶为“滴灌式”精准培训,为广西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一、高素质农民培训存在问题

高素质农民是指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水平,自觉运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就业创业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通常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主要包括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高素质农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个体行为来看,高素质农民已经成为我国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者,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业态的践行者,农村创新创业的先行者,农村产业扶贫的带领者,帮助小农户进行社会化服务的提供者,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示范引领者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主导群体;从组织形态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从个体形态上看,高素质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懂得市场经营管理,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经营的从业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

从农牧学校多年开展培训的经验来看,高素质农民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对象更加多样化,但培训过程中的“大众化”问题愈加突出,具体表现在:培训组织没有形成联动机制,项目所在县和培训机构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培训内容不精准,“炒旧饭”和形式化的现象突出;培训时间随意安排,学员意见较大;培训的模式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训后服务不到位甚至没有训后服务,尤其是一些私立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培训结束后基本没有系统化的、有针对性的训后服务;培训的典型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没有注意宣传推广,没有收集典型素材,没有把典型案例当作主要的教学内容;培训师资单一,只会讲、不会做的现象普遍存在,助推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改革创新,加大训后对产业发展的助推力度。农牧学校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并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五方联动”滴灌式精准培训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农民种养技术培训改革实践

(一)搭建服务“三农”培训平台

以往的农民培训没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条件较差、学员吃住行较不方便,实训基地建设缺乏保障,政府部门干预度低,起点不高等。针对以上问题,农牧学校主动出击,搭建服务“三农”培训平台。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柳州市政府在农牧学校建立广西桂中职业农民学院,扶贫、水库移民等部门在农牧学校建立贫困村劳动力、库区移民等培训基地25个;学校与种养企业共建实训基地36个,在乡(镇)、村委设立培训点168个。学校成立继续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建成可同时容纳300人以上集中培训的公寓、多媒体教室及报告厅,配置了专门的学员餐厅。因此,农牧学校可通过上述平台对农民实施分类培训,开展有效的培训教育、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等活动。

(二)构建“五方联动”培训机制

多年来培训机构大多自行组织培训,当地政府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培训纳入绩效考核,农民来训与否无法考勤或考勤意义不大。针对此种情况,农牧学校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