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中的交通方式衔接优化(以重庆北站和西站为例进行分析).pdf

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中的交通方式衔接优化(以重庆北站和西站为例进行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中的交通方式衔接优

化(以重庆北站和西站为例进行分析)

摘要:当今世界对于交通的重视程度愈发增加,而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更是交

通运输的重中之重。就综合客运枢纽来说,其需要有较好的交通衔接方式,这样

才能承担其对枢纽站内的人员进行输送的重任,在各种交通衔接方式中,站内换

乘脱颖而出,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优势。而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也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综合客运枢纽;站内换乘;轨道交通;公共交通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人口集聚增

长的同时,交通供需不平衡和居民对出行质量要求的提高成为一对矛盾体。为缓

解这一矛盾,很多城市相继出台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出行结构的相关政策,

加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协调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重庆、上海、深圳等城市

相继涌现出一批典型枢纽,例如重庆北站、重庆西站、上海虹桥枢纽、上海南站、

深圳福田枢纽等,它们在建设规模、服务特性、设计理念、衔接的交通方式等方

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已建枢纽的实际运营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客流换乘距

离长、换乘设施布局不合理、内外部交通组织不顺畅等问题,枢纽服务能力没有

充分发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出行频次和出行量都有显著增长,目前的规

[1]

划建设理念和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作用,必须对枢纽功能布局和交通

组织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1综合枢纽存在的问题

1.1功能布局不合理

枢纽的交通功能受建设模式、规划条件及商业服务设施等影响较大,重庆西

站枢纽表现尤为典型。重庆西站枢纽集中了铁路、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等

交通方式,枢纽功能分区不尽合理,铁路、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未能进行一体化

设计,导致枢纽换乘空间不能集约利用,各交通方式换乘衔接也不紧密,同时未

充分考虑出租车到发衔接功能,导致枢纽周边道路上出租车随意停放拉客。重庆

北站枢纽是集铁路、地铁、常规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为一体的枢纽,

由于规划布局限制,枢纽为周边居民出行服务的功能较为薄弱。

[2]

1.2交通组织混乱

重庆西站枢纽是集铁路、地铁、常规公交、小汽车和出租于一体的枢纽,各

种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特别是过境公交和始发公交之间、在建地铁与

始发公交之间都存在换乘距离过远、借用外部道路的问题,人车混行问题严重,

特别是换乘客流与公交车、出租车出口相互干扰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3]

1.3主要客流换乘距离远

已建成的枢纽普遍存在换乘不够便捷的问题。重庆西站枢纽地铁环线水平及

垂直换乘距离较远,乘客换乘需多次上下楼梯,暂无其他线路换乘,并且通勤高

峰时换乘空间拥挤,客流不能及时疏散。重庆北站北广场枢纽地铁车站位于站房

内部,公交发车站台位于车站外围,衔接不紧密,换乘距离过远。重庆北站南广

场枢纽不仅地铁与公交换乘距离远,部分公交线路间换乘也较远,站台设计时考

虑向水平向发展,但因公交线路较多,并且到发车站台间距较远,导致水平换乘

距离过远,换乘厅规模偏大,其内部没有充分利用,服务功能欠缺。另外,建成

运营的枢纽还存在通勤高峰时换乘空间客流拥挤,平峰时换乘空间利用率低;功

能集成度低,服务功能缺失,枢纽换乘环境欠佳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降低了

枢纽服务水平,影响了居民出行效率,还制约了城市交通发展。

2枢纽交通组织

2.1行人交通组织

包括枢纽建筑外部行人交通组织和建筑内部行人交通组织。1.建筑外部行

人交通组织行人流线应简单明了、尽量与车辆流线分离,穿越车行道时,应设置

立体人行设施,保障行人安全;设置广场的,应有明确的行人通行空间,并设置

齐全的引导标识;进出枢纽的客流宜分散于枢纽的多处出入口,避免过分集中。

依托人行道、广场、枢纽进出口等设施,确保外部行人进出枢纽流线的连续性。

2.建筑内部行人交通组织综合枢纽建筑内部仅有人流,但这部分人流由于交通

方式的不同,特征比较复杂,既有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等城市通勤人流快速换乘

的客流特点,也有与铁路、公路长途等换乘所具有的短时间停留、相对静态的人

流特征。应结合交通方式、功能布局进行交通组织,比如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