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身处流量时代,知识和资讯仿若湍急河流。有的人难以自控,被眼花liáo①乱的信息推着走,随波逐流于虚拟场景。长时间接触网络,让一些人习惯于追逐信息片段或思想边角料,导致注意力碎片化。②的网上阅读,少有思维的深潜。长此以往,无益于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的确,互联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可及性,创设了目力驰骋的出口和自由选择的路口,但最终的选择权和控制权在人们自己手上。网络纵有千般好,也不能因此放任思想惰性。
(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pìn
缭
B.pīng
瞭
C.chéng
瞭
D.chěng
缭
(2)填入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浮光掠影
B.一目十行
C.捕风捉影
D.目不暇接
2.(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鲁迅记忆里那笼着皎洁月色的社戏()吴伯箫文字里那静穆、暖融融的灯笼,贺敬之心中那不曾变味的糜子、油馍和米酒,,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这片古老大地上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传承并创造的。
B.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传承的民间文化。
C.民俗之所以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因为它是由民众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D.民俗之所以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因为它是由民众创造并传承的民间文化。
(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为恰当的句子是
A刘成章笔下的安塞腰鼓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B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令人叹为观止。
C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安塞腰鼓。
D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3.(2分)学校组织“读书月”系列活动,同学们对《儒林外史》这本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过程中,赵晨同学一直滔滔不绝,其他同学得不到发言机会。你作为主持人,怎样提醒他最得体?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A.赵晨同学,你有很多想法,但我作为主持人得提醒你,要给其他人留点发言时间。
B.赵晨同学,你的发言很精彩,我们很受启发。现在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好吗?
C.赵晨同学,请不要再高谈阔论了!现在是其他同学的发言时间,所以请保持安静。
D.赵晨同学,你的思维很活跃,但是安静地倾听也很重要。现在有请其他同学发言。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4.(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对酒①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②。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③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州④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江头久坐不归,时已向晚,苑中宫殿在暮色中霏微迷濛,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有虚空寥落之感,亦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B.颔联调动视觉和听觉,形、神、声、色俱备。花之“细逐”,鸟之“兼飞”,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C.颈联写自己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所弃,不如借酒自遣;既然不被重用,何苦恭勤朝参?言语间流露出对朝廷人事的失望。
D.全诗运思深刻,将浓烈的感情托于花鸟清樽,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抒发的思想情感。
5.(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率意①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②,无代无之,朕践祚③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雨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海南省多校联考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七中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