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1-
1-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概述
1.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1)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探索和积累经验,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在此期间,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和湖北五个省市被选为首批试点地区,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2)2011年,我国正式成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标志着中国碳交易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扩大,覆盖行业从最初的电力行业扩展到钢铁、水泥、化工等多个高碳排放行业。这一过程中,市场交易量逐年攀升,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3)进入21世纪20年代,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碳交易市场进入了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市场交易活跃度不断提高,碳价格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环境。同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2.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分析
(1)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规模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和交易机制的完善而逐年增长。自201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市场规模已经从最初的电力行业扩展到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等多个高碳排放行业。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量达到约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市场规模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2)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持续扩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交易量有望突破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
(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增长趋势还受到国际气候变化政策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入,我国承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同时,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对接也将为国内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市场参与主体及交易结构分析
(1)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买家和卖家。买家主要是需要履行减排义务的企业,如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企业。这些企业在交易中购买碳排放配额以满足自身排放需求。卖家则主要是拥有剩余配额的企业或机构,他们通过出售配额获得收益。此外,金融机构、碳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方机构也积极参与市场,提供交易、咨询、风险管理等服务。
(2)在交易结构方面,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采取电子化交易方式,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配额的买卖。市场交易结构包括集中撮合交易和双边协商交易两种形式。集中撮合交易是市场主流交易方式,通过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买方和卖方的配对成交。双边协商交易则允许买卖双方直接协商确定交易价格和配额数量,适用于特定交易需求。
(3)市场交易结构还包括碳排放权远期合约和碳信用额度等衍生品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允许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碳排放配额,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碳信用额度交易则涉及企业通过实施减排项目获得的额外减排量,这些信用额度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交易结构将更加多元化,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丰富的交易选择。
二、政策环境与法规体系分析
1.国家及地方政策梳理
(1)国家层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支持。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此后,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碳排放权登记、报告、核查指南》等,为市场规范运行提供了政策保障。
(2)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机构和交易规则。广东省则发布了《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其他试点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本地碳交易市场建设。
(3)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例如,2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回弹仪检定仪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交流式点焊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蜂窝纸芯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切胶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仿皮牌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AI语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中国保鲜笋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LED礼品灯串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充电器塑壳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国家行政学院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及中国实践报告38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