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之“化境”美.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翻译之“化境”美

摘要从文艺美学角度探讨翻译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辨析内容真与形式美的关系一直是我国译论史上的一个传统命题。作为从美学视角出发的翻译理论标准,“化境”主张散文翻译的“形”“神”、再现,是散文翻译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通过研读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名篇佳作原文和译文,能切身体会散文翻译的“化境”美,为散文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启迪。

关键词:化境散文翻译美学价值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从古代佛经翻译的“质派”与“文派”之争到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著名论述,从文艺美学角度探讨翻译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辨析内容真与形式美的关系一直是我国译论史上的一个传统命题。

围绕翻译理论与美学理论的结合,很多学者和文学家对严复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如傅雷提出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和钱钟书的“化境”钱钟书以林纾的翻译为依据,。

诠释出“译”、“诱”、“媒”、“讹”、“化”一脉相承的关系,得到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进入“化境”的结论,认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上入于‘化境’。”“化境”的第一要务是“化”《荀子·正,名》中提到,“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也即是说,外在的语言形式发生变化,而文字中的思想内容、精神境界依旧;“化”着眼过程,既传递了科学上的语际转换之意,又充满文学意味的升华;“境”落实结果,是散文意境美的重现。

二张译散文的“化境”美散文不受音韵、格式的约束,是一种最自由随意的文体,中文散文行文灵活,情景交融、意境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素有“美文”之称,其一般短小精悍,语言虚实结合、细腻生动,洋溢出一种整体美,能给人以强大的感官冲击和深刻的审美体验。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是翻译过程中最大的难题,译文不仅要注重形似,选词准确、结构完整,符合译入语的语法规则,更要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神韵,传递原文的美感。翻译时不能局限于原文的表面形式,而要在准确理解、领悟文章气质的基础上,寻找到最贴近原文风格,而又符合译入语结构的最佳表达方式,尽量还原原文的风格与意境。

作为从美学视角出发的翻译理论标准,“化境”强调将原作品的美感最大限度地移入译本中,让译文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读者所感受到的原文的意境和神韵。要达到“化境”的高度,需要形、神结合,准确理解原文内容与思想内涵,脱离形式束缚,发于形又脱于形,以新的语言形式再现原文的意境与艺术美感。事实上,“化境”说在翻译界虽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在翻译实践中,能达到这一层次的译文并不多,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则有不少佳例,再现了汉语散文的美学价值。通过研读分析其翻译的名篇佳作,能为我们从事散文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启迪。

1语言贴切、用词丰富散文美首先是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或温情惬意,或朴实清新,或蓬勃大气,准确选词才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在中文如此丰富的语言中,每一处细微的情感都能找到惟妙惟肖的词语,如何在翻译时最大程度传递词句真正的语义和内涵,是译者面对的难题之一。张先生的英译散文通过充分挖掘原文深层语意,以表现力强、内涵丰富的目的语词汇的运用,准确再现了原文中词汇的含义,体现出译者深厚的中英文功底。

散文中形容词、副词的选用直接传递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景物描写用语越生动、形象,蕴含的情志就越具有感染力。郭沫若的《路畔的蔷薇》玲珑剔透,饶有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文中对蔷薇的描写细腻入微,如“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着几分血晕”,作者笔下的每一朵蔷薇颜色虽红却各有特色,翻译时对句子色彩词的处理十分关键,这里的“紫”不是姹紫嫣红的紫,而是红色中透出略微的紫色,因而译文中巧妙地用purplish(略带紫色的)加以修饰,译为“purplish-red”;对于“病黄的象牙色”这一贴切的描述,译文中用了sickly(病态的),较healthy更为准确,而合成词ivory-yellow(象牙黄)的选用非常地道,符合英语实物加颜色词搭配的惯例,体现了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中文动词十分丰富,表现力强,在夏衍的小品文《野草》中,文中有一句“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透”“钻”“挺”,、、三个动词生动刻画出小草的奋斗不息、力不可抗,是此句翻译的灵魂,每个动作都饱含小草努力挣扎的斗志,译文中分别选用“labor”“strike”和“push”、,同样体现出奋斗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需要对中英文词语的内涵有深刻理解,认真领悟原文内在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