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发展历程回顾.pdf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晶体管发展历程回顾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编译自「design-

reuse」,作者:ByPavanHVora,RonakLad(EinfochipsPvt.Ltd.),

谢谢。

半导体行业观察

最有深度的半导体新媒体,实讯、专业、原创、深度,50万半导

体精英关注!专注观察全球半导体必威体育精装版资讯、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摩尔精英》《中国集成电路》共同出品,欢迎订阅摩尔旗下公众号:

摩尔精英MooreElite、摩尔芯闻、摩尔芯球

198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958年,德州仪器(TI)使用两个晶体管制造了第一台集成电路

触发器。今天的芯片包含超过百亿个晶体管。曾经可以支持整个公司

会计系统的内存现在变成了一个人们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这种增长

规模是由于晶体管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硅制造工艺的其他改进所致。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除了工艺继续演进以外,晶体管也做了几次变迁。

在即将进入全新一代的晶体管以前,我们来回顾一下前几代晶体管的

发展。

历史真空管的发明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这些装置将控制真空

中的电子流动。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观察,由于大量的

分立组件,这些设备的复杂性和功耗正在显着增加。结果,设备的性

能将持续下降。一个例子是一架波音B-29,它在战争中将由300-

1000个真空管组成。每增加一个组件都会降低其可靠性并增加故障排

除时间。

1947年这取得了重大突破,贝尔实验室的JohnBaden,William

Shockley和WatterBrattain推出了第一个功能点接触锗晶体管。

1950年,肖克利开发了第一个双极结型晶体管(BJT)。与真空管相

比,晶体管更可靠,功率效率更高,尺寸更小。晶体管是一个三端设

备,可以看作是一个电控开关。其中一个终端用作控制端子。理想情

况下,如果将电流施加到控制端子,则该设备将充当两个端子之间的

闭合开关,否则将充当断开开关。1958年,德州仪器(TI)的Jack

Kilby建立了第一个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由连接在一块硅上的两个双

极晶体管组成,从而开启了“硅时代”。早期的IC使用双极结型晶体

管。BJT的缺点之一是由于更多的静态功耗而产生的问题。这意味着即

使电路不切换也要消耗功率。这限制了可以集成到单个硅芯片中的晶

体管的最大数量。

1963年,Fairchild的FrankWanlass和CTSah推出了第一款逻

辑门,其中在互补对称电路配置中使用了n沟道和p沟道晶体管。这

就是今天所谓的CMOS。静态功耗几乎为零。

早期的IC使用NMOS技术,因为与CMOS技术相比,NMOS工

艺相当简单,价格便宜并且可以将更多设备封装到一个芯片中。英特

尔于1971年发布了第一个微处理器。

由于NMOS晶体管的静态功耗要比CMOS高,因此IC的功耗在

1980年代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成千上万个晶体管被集成到一个

芯片中。由于具有低功耗,可靠的性能和高速等特性,CMOS技术将

在几乎所有数字应用中采用并取代NMOS和双极性技术。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CMOS的缩放和加工技术的改进推动电路速

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芯片封装密度和微电子产品的性能成本比的进一

步提高。

在这里,我们讨论了Bulk-SiCMOS技术,缩放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它们的各种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我们还解决了晶体管材料

和先进技术节点中使用的任何新材料的物理缩放限制。如今,由于在

32nm技术节点下遇到的种种局限性,行业转向SOI和FinFET,取代

平面晶体管。

文档评论(0)

158****0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