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学年泉州市高三语文(上)12月联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
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摘自《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何中华新著《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引发海内外舆论热议,以下是其接受中新社“东西问”
独家专访实录摘要:
中新社记者:您在新著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虽然在自觉的层面更多地表现为冲突,但在无意识层
面却更多地表现为融会贯通。如何理解这种冲突与会通?
何中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既存在时代性距离,又有民族性差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键期是五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代表的现代文化同儒学代表的传统文化时代距离相当明显;马克思主义来自西方,
儒学源于中土,距离遥远。
但这些表象并不完全反映本质。从时代性看,作为现代性批判者的马克思学说又有在更高层级向出发点
复归的趋势,而儒学作为前现代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相遇合乎逻辑。民族性上,西方的思想传统也有分
野,譬如欧陆传统与英美传统就相当不同,它们之间存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张力。强调人文价值的
中国传统文化,更容易认同欧陆思想。马克思主义源自德国,同中国传统文化有亲和性。
“会通”事实上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就已经发生了。首先,中国用汉语叙述马克思主义。海德格尔
说:“语言乃存在的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浓缩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让马克思主义“说汉语”,
本身就是“中国化”,使之内蕴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其次,中国人以自身特有的解释学背景释读马克思
主义,并用来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这是实践层面的会通。再者是反思层面上,也就是毛泽东所
说的“从理论上思考中国革命实际”,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融合
会通的成果。
中新社记者:您在新著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同儒学会通有其历史条件和机缘。若从文明根性的视角来看,
二者得以在中华大地融会贯通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何中华: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文化原型上具有同构性,举两例说明。
一是重视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品格最深刻最典型的体现,是它不同于也优越于一切
旧哲学的地方。儒家也格外看重“践履”。孔子说,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言行相较,孔子
更看重“行”。这种品格集中体现在儒家“知行合一”的目标中,衍生为儒家的经世致用取向。在对实
践的强调上,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一致性。
二是“历史感”。黑格尔主张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把历史作为证明逻辑的“工具”。马克思批判地继承
了这个原则,主张逻辑统一于历史。马克思哲学的运思方式,是把问题置于特定历史语境进行,而不是
超历史、抽象地看待。儒学同样注重“历史意识”,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性和连续性有关。中国文化语境
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本身。所谓“生生之谓易”,唯易者不易。汉儒董仲舒说的“天不变,道亦不变”
看似否定变易,实则是说变中之不变。这个不易之天、不变之道,也唯有通过千变万化的历史才能展现。
1
所以,清儒章学诚谓“六经皆史”。孔子有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中有由“史”而“经”
的发生学意涵。
中新社记者:对当今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马克思与孔夫子超越时空的“相遇”有何启示?
何中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也使中国传统
文化实现现代化。二者成功“互化”,相互成就,是文明互鉴的“双赢”。
毛泽东曾提出“活的马克思主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学年黔西南州金成实验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质检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考试卷(四).docx
- 2024学年贵阳市乌当区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广西大学附中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北京市八一学校高三数学上学期12月考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福州市长乐一中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 2024学年常州市天宁区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卷.pdf
- 2024学年成都市第十二中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pdf
- 2024学年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pdf
- 2024学年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