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篇一」
胡同文化(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掌握通过抓关键句理解文意的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三)德育目标: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学会正确
对待传统文化,并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1.概括北京胡同建筑和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
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为主,讲授法为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章犹如一幅清
淡、脱俗而又紧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条理清楚,层次鲜明,通俗易懂。在学生通
过预习,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讨论法分析文章。首先,从“文化”的.
角度导入新课,引出“胡同文化”;然后,采用朗读法、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反复
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锻炼学生概括文章要点的
能力;设计思考题,就“胡同文化”的精义展开讨论,引出对作者如何看待胡同文
化及其衰落的思考,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便学生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最后,总结本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文化”的角度导入,引出“胡同文化”。
二、新课内容
(一)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给同学们阅读时间,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文章,可以互相讨论,看看这
篇文章的层次应该怎么划分,为什么?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适当指导划分层次需
注意的要点。
讨论并得出结论:(展示文章划分层次的结果)
第一层(1-4):胡同的特点。
第二层(5-12):胡同文化的特点。
第三层(13-15):胡同文化的没落,以及作者对胡同文化及其衰落的感受
(二)研读文章第一层次,了解北京的胡同
请大家思考一下:胡同的特点有哪些?(多媒体展示问题)
阅读文章1-4段,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三)研读文章第二层次,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
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胡同文化有哪些具
体表现?
1.朗读第5段,分析这一段的作用。(展示思考内容,明确后显示答案)
明确:过渡段落,承上启下。
2.朗读文章第6段,思考: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用一个词概括。
3.分别找同学朗读文章第7-10段,思考:胡同文化有哪些具体特征。
(逐段分析概括)
总结:(展示分析结果)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封闭文化(第7段)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知足文化(第8段)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闲适文化(第9段)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隐忍文化(第10段)
4.找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1段的对话,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思考:这
两段的叙述是为了表现什么内容?(找同学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为了反映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忍”。
5.思考讨论:①说说你对胡同文化的看法。
②对待身边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自由发言)
(四)研读文章最后一个层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齐读文章最后一部分,你认为作者对胡同文化有着怎样的感情。
为了更深入的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汪曾祺先生。
(出示介绍作者的文字及汪老关于“忍”的哲学的一段话)
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说:“再见吧,胡同。”为什么用
句号而不用感叹号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上面的一些材料,讨论后,得出认识:
无奈中有怀念,批判中有失落。
三、本课小结
胡同文化的没落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对于我们身边的文化,那些正在兴
起的,已经存在的,或即将远去的文化现象,我们要如何去看待它呢?生活在现代
社会的我们,其实更应该思考一下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问题。
(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及胡同图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中传媒21秋《电视专题片编导》平时作业【标准答案】.docx
- 【课件】医学创新与转化医学(南方医科大学).ppt
- 建筑项目EPC施工组织方案.docx VIP
-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机械波 课件(共59张PPT).ppt.pptx VIP
- 《儒林外史》王冕 .ppt
- 220kv变电站安装工程电气施工组织设计.doc
- 露天矿山开采安全技术(培训版).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鉴赏小说的语言艺术(高考新题型,全国通用).pdf VIP
- 地方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