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及底泥原位修复工程施工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淤及底泥原位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一)清淤施工方案

采用人工或机械清淤和水力清淤等方式。对于河道断面小、现场场地狭窄、

暗涵内空间较小,不适合机械作业的地段采用人工清淤,对于现场具备机械作业

条件的地段可采用机械清淤和人工配合。清淤前,需做好底泥污染调查,明确疏

浚范围和疏浚深度;根据当地气候和降雨特征,合理选择底泥清淤季节;清淤工

作不得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清淤后回水水质应满足“无黑臭”的指标要求。

(1)清淤实施原则

河床受河道两侧生活垃圾、生产污水影响,沉积大量泥沙、污泥,淤积严重,

设计对整个河道进行清淤,清除河底垃圾及淤泥。河道清淤建议从上游向下游,

先中央后两侧的顺序施工,可采取分段实施,每200m~300m左右作为一个施工

段,多段同时施工,循环施工。

(2)清淤方式

由于水深较小,可采用挖掘机进行清淤施工。用挖掘机挖装至运输车,运至

临时堆场沥水、固化,然后运至指定弃渣场地或利用。见图67。

图67清淤施工图片

挖掘机在进入河道清淤时,河道内水位一般不应超过10cm,在河道内设计

导流沟,将积水排出清淤河道下游。清淤时主要采取挖掘机倒运打堆形式进行,

将河道内淤泥堆放在便道内侧沥水,沥水后由车辆运输出场外。

由于采用水中清淤,淤泥含水量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及周边环境污

染,因此淤泥挖至河岸后需经过晾晒方可外运。

在淤泥运输车辆出入口位置设置下河坡道,每处长20m、宽5m。河道内设

置临时施工便道,宽5m。外运车辆出场前在出口处派专人进行轮胎清理,避免

车辆带泥出场。

(二)底泥原位修复

底泥原位修复可在基本不破坏水体底泥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富营养化的底泥

进行降解和修复。底质改良型环境修复剂是具有多年工程运行经验的固载化的复

合微生物制剂,能够在激活原有底泥环境中土著微生物的同时,引入多种特效微

生物及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来提高生物活性,因而可在原地快速分解黑臭污泥中

的多种污染物,减少底泥内源污染。

(1)底泥原位修复技术的优点:

1)受污河水和污泥同步治理,快速消除黑臭现象;

2)河道及湖泊和水库中的污泥处理后污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加数倍,污泥

被减量2/3左右,河道的库容量增加,污泥中的重金属被固化,基本达到土壤耕

作要求,实现黑臭河流的生态修复,标本兼治,不产生二次污染;

3)具有淤泥去除、水质净化和底泥恢复活性三种功能合一;

4)水质经过处理后,新增污染源不超过自净能力能达到国家III~V类水标

准,且能长期保持水质;

5)运行稳定,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维护简便。

底泥修复效果如图68。

图68底泥修复前后对比图

底泥改良过程如图69。

初始阶段:全水域投放修复剂

0-10天:修复剂增殖、释放微生物,微

生物进入底泥

10天以后:微生物进入底泥底部,泥质

变土黄色,适合沉水植被存活

图69底泥改良过程示意图

(2)底泥原位修复施工

工艺流程为:污泥开挖→投药搅拌→原位回填→增氧曝气。

(1)污泥开挖

采用专用清障船对河道垃圾实施预清理,再采用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进行开

挖,将河道淤泥,通过三通节制阀,输送至挖泥船尾部设置的搅拌池内。

(2)投药搅拌

通过专用加药装置进行搅拌池加药,并通过搅拌池内搅拌机将新型物化剂与

泥水混合物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3min)、反应,再通过泥浆泵和挖泥船两

侧设置的喷淋装置,将充分搅拌、反应后的混合物均匀喷洒在已完成河道施工的

河段,实现底泥生态修复与深度治理。如图70。

图70投药搅拌工艺图

(3)原位回填

采取自流和泥浆泵抽排的方式,排放入原河道开挖区内,由添加有高效物化

凝聚剂的泥水混合物通过材料间的凝聚、吸附、氧化、电化学、螯合等作业和反

应,对已遏制的污染因子进行转换,进一步提升底泥的还原电位,激活土壤活性

为土族微生物、水生植物的生成创造条件,从而达到恢复自然生态的治理目标。

(4)人工增氧曝气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