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XXXX职业培训学校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2022年3月
XXXX职业培训学校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是职业培训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是
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服务地方
经济,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找准与企业的合
作切入点,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校企资
源互补,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结合我中心实际,并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
特制订本实施方。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地方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
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
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
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职业培训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
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员直
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实现供需共识,签订
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
制定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
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并支付学员实习薪酬;学生毕业
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3个月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及职业基本素质,第4个月,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
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顶岗
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
岗位技能,做实习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以“准员工”身份
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
计,为将来的就业铺平道路。
(三)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和设备优势,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
继续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
良好的双方合作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
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四)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
目投资经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
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
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如生产性实训中心等。
(五)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
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
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
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
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
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课程内
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
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
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
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
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
的评价。
(六)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
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
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可以先从讲义入手,然后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设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的需求。在设置新专业时,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在初
步确定专业后,应邀请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