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之历史、艺术、哲学……之总和体。——冯友兰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异国他邦文化向外辐射、传播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上的难以易除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主要思想观念。“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而不同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理解其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文化与文明的异同文化文明同在表达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意义上,二者都是等值的,可以互用与表达,如物质文化(文明)、精神文化(文明)、制度文化(文明)。异产生时间文化先于文明产生文明是文化发展而成的高级与精华部分词语色彩中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部分与自然相对应褒义,指称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先进程度,与野蛮相对应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人类的精神成果,如文学艺术作品则是人类精神与价值观念的外化与物化,更偏重于物质部分关键要点文化存异,不分高低贵贱。文明求同,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地区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文明以及东亚各国国家基于发展的需求,使得中华文化在东亚各国影响甚深。其中儒家文化尤其受到各国君主喜爱,使得中华文化能广为传播至东亚地区。

时空坐标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乃新,取更新之意,中国古代的文化一直在吸收和融合新思想,没被淹没在涛涛历史潮流之中,跟其自身不断“维新”的能力有直接的相关性。——杨凯

(一)远古时期: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1.分布:多元起源2.发展:多元一体趋势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3.世界地位: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远古时代中华文化的阶段特征:本土性;多样性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1、夏商西周时期(二)先秦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商周时期互相依存、共处于“天下”、共奉“天子”之治的“华夷”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体,“华”指华夏族,“夷”指华夏族以外的民族群体。华夏族分布在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其他具有不同文化的“夷”分布在“华”的四周,所以也被称为“四夷”。“四夷”进一步可以指东夷、南蛮、西戎、北狄。(1)华夏与四夷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称为“夷”……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炎黄祭祀,从祭拜始祖的角度说,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血缘,一是人文。所以说,我们今天祭祀炎黄二帝,既是一种血亲始祖的血缘认同,也是一种人文始祖的文化认同。——霍彦儒《炎黄祭祀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