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B).doc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B).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第二章测评(B)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是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蜂巢屋”一般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墙体厚达80厘米。图1为“蜂巢屋”分布示意图,图2为“蜂巢屋”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蜂巢屋”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

C.森林密布 D.河湖众多

2.“蜂巢屋”建筑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A.夏季通风

B.夏季排水

C.冬季采光

D.冬季保温

答案:1.B2.D

解析:该组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文环境特征的影响,考查读图能力。第1题,由图1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干旱。当地植被、河流稀少,木材缺乏,但黄土广布,地势平坦,当地人就地取材,用泥土筑起黄土塔。第2题,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据材料和图2可知,圆锥形屋顶利于冬季快速排出雨水,减轻屋顶压力,同时减弱春秋季的风沙对房屋的冲击。厚墙可以减弱夏季室外高温的影响,冬季保温。

读我国某地城镇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3~4题。

3.推动阶段Ⅰ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信息化

B.农业现代化

C.工业化

D.交通发展

4.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房价昂贵,住房紧张

B.乡村和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失业人口增多

D.城市居住环境渐趋恶化

答案:3.C4.B

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阶段Ⅰ城镇化过程表现为人口从市区向郊区转移,应为郊区城镇化阶段,推动该阶段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第4题,阶段Ⅱ城镇化过程表现为人口从市区向周边乡村和小城镇转移,应为逆城市化阶段,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而且环境质量比城区更好;城市房价昂贵、住房紧张,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失业人口增多,城市居住环境渐趋恶化都是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部分阶段的空间结构。据此完成5~6题。

5.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A.雏形阶段 B.加速阶段

C.调整阶段 D.成熟阶段

6.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A.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

B.以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

D.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答案:5.A6.A

解析:第5题,图中雏形阶段资源都流向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的圈最大;加速阶段和成熟阶段资源除流向中心城市外,还流向次级城市,因此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雏形阶段。第6题,图中成熟阶段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以外围地区城市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缩小;是否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从图中无法判断。

读我国某城市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面积分布图与—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7~8题。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功能用地是工业用地

B.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减少

C.C功能用地增长面积最多

D.M功能用地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

8.近年来,C功能用地在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②人口向郊区迁移③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④该处人流量更大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7.D8.B

解析:第7题,R功能用地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可知为商业用地,故A项错误;M功能用地市中心附近减少,距市中心5~10千米处以增加为主,故B项错误;C功能用地面积变化最小,故C项错误;M功能用地为工业用地,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说明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故D项正确。第8题,C功能用地为住宅用地,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城市交通不断完善、市中心交通拥堵,故①③⑤正确,B项正确。

爪哇岛上的M地被誉为“世界雷都”,位于熔岩高原北麓的山间盆地,海拔266米,一年约有322天打雷(雷电天气与地形、气象及所处纬度有关),200天下雨,生物资源丰富。下图为爪哇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9~10题。

9.M地比该岛其他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

B.位于岛屿内部

C.空气湿度大

D.位于山间盆地

10.M地房屋建筑()

A.多为矮层

B.多高低错落

C.多为平顶

D.多茅草屋

答案:9.D10.A

解析:第9题,雷雨是空气对流运动形成的,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爪哇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