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课程教学大纲.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课程教学大纲.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学习基

础上,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基本范畴、命题及理论架构,谙熟唯物史

观这一社会历史理论体系的起点、过程、终点等内在逻辑思路,并能够以此种方法论为指导,

来辨别其他社会史观的特征、立场及理论缺陷。为此,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可概

括为:1、学生在宏观上能够哲学的思索人类社会的静态结构及动态发展过程,微观上能够

用思维具体反映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在一定高度上考察社会历史的一般特征;2、《马克思

主义哲学原理》作为思想政治专业的基础学科,是进一步学习中、西哲学史以及其它人文社

会学科的基石,因此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哲学的一般问题以及哲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3、要

求学生能够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分析思考国家制定政策、策略的哲学依据;

4、学生应养成唯物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具备如实观察世俗生活的能力或素质,并能以哲

学的语言写作公文及其它类型的文章。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绪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一)并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种流行见解;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四)唯物史观与其它社会史观。

要求:1、初步了解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各种诠释;2、如何理解马克思

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3、认识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4、唯

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及与其它史观的区别与对立。

第一章:社会结构

(一)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特征;

(二)社会有机体的生成与发展;

(三)社会有机体的结构及功能。

要求:本章以“社会有机体”这一范畴,阐发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界的前提条件,

及其产生、结构与发展过程的一般特征。重点在于社会有机体生成的自然前提与历史条

件;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特征及结构功能。

第二章:历史过程

(一)历史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二)自然史与人类史;

(三)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动力;

(四)历史过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要求:1、历史过程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特征;2、人类社会历史的“自然史”与“人

类史”的双重特点及其关系;3、社会必然性规律与社会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4、从历

第1页/共7页

史主体角度,探讨历史过程的主体动力。

第三章:社会物质生产

(一)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二)社会物质生产方式;

(三)生产力的本质与结构;

(四)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基本要素;

(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要求: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活动,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中介,

物质生产的主体力量为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了解劳动、生产、生产方式、

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范畴。

第四章:人自身生产和人群共同体

(一)人自身生产及其历史作用;

(二)人群共同体的发展与演变。

要求:据恩格斯的观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问题最终可归结为“直接生活的生产

与再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与人自身生产,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社会的世俗基础。掌握分

工、婚姻关系、家庭、氏族、民族、国家、阶级、社会革命等基本范畴。

第五章:社会精神生产

(一)社会精神生产的本质;

(二)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与历史动因;

(三)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诸形式;

(四)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历史作用。

要求: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工,促使知识层群——精神生产者的出现,最终导

致精神生产发展为独立于物质生产部门的一大特殊生产部门,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与

精神生产一起形成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掌握社会精神生产、精神产品、意识形

态、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技术等基本范畴。

第六章:社会形态的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