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师职称考试新课程理论试题大全
(新课程知识)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
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
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
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
(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
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
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
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
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
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
“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
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
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
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
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
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
课程和多种
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
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
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
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
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
(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
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
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
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
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
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
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
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
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
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
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
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
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
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
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
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
“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
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
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
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
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
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
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
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
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
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
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
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
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
(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
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
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
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
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
(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
设计者、创造者。
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
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
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
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
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
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
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
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
师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A6515塔吊性能说明书-WA6515-10B 操作手册.pdf VIP
- Q_ZFZY 0028S-2019蜂胶乙醇提取物.pdf
- 2025年蛇年元旦幼儿园庆典新年联欢晚会活动主题班会PPT模板5.pptx
- 国开(山东)51704-生活方式与常见疾病预防-期末终结性考核试题-100分答案.doc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pdf VIP
- 新准则主要变化.pptx
- 古典诗词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docx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docx
- 必威体育精装版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复习题内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2023年第二次药事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五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