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4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
4.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
神。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
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部分
内容组成,属于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各部分内容如弹“力”“重力”“力和运动”“压
强”“浮力”“简单机械”等所必须的预备性知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这是力与运动关系的基本观点。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是学生学习力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
画法。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这需
要用到以前学过的运动知识。物体的运动状态包含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两个方面。这些因素
叠加在一起,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所以本节教学难点是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片引入课题,引起学生探究力的兴趣。(教师讲述:在人们的生活、
生产活动中及大量的自然现象中,许多都有与力有关,怎样认识力?
本节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力(force)是什么:
①多媒体演示分析图5-1中的各种力现象,指出两个物体。(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学
生的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由学生概括出生的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由学生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表示表示。)
②分析动词(举、推、压、拉、吸引、排斥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加油站加油站)(说明:当一个物
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
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③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力是什么?)
④教师提问: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否也能发生相
互作用?
⑤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力现象。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实验探究:让学生做几个简单的实验(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等)后,多媒体演示课
本P77/图5-2后后,在教师的点,在教师的点拔与拔与引导下,由学生引导下,由学生得得出出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
甲甲物体也施力,物体也施力,因此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
②教师说明:物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陈述自己的观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④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现象。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①多媒体演示课本P78/图5-3、图5-4中的现象,在教师的点中的现象,在教师的点拔与拔与引导下,由学生引导下,由学生得得出出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状态发生发生改变改变。)。)的结论。
②教师②教师解释解释什么是什么是形变(deformation)、、运运动动状态状态发生发生改变改变。(加油站)
③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点拔与引导下总结。
④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见《学案》。
四、新课小结:
《力》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很多力现象,但学生没有把这些现象和
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也很少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