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5.3二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2.科学思维:通过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
3.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基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从辩证的角度,初步分析和评价物质的实际应用。
4.科学态度与责任:结合实例体会化学用品的选择和使用与物质性质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的创新。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视频欣赏]观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的视频,思考: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用来灭火?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提出问题
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里一定要进行灯火试验,防止因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打开汽水、啤酒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冒出,以上两个生活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
讨论交流
查阅资料,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CO2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2.实验5-5:倾倒二氧化碳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两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1)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2)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
实验5-6: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步骤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1)
软质塑料瓶变瘪
CO2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发生反应
(2)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3)
有气泡冒出,液体由红色变为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实验5-7: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CO2+Ca(OH)2=CaCO3↓+H2O
化学性质:
①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
②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受热时分解生成的CO2气体逸出,溶液又变成紫色。H2CO3=H2O+CO2↑
③与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CaCO3)沉淀。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现象明显,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板书设计】
5.3二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CO2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2.化学性质
①密度大于空气,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
②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受热时分解生成的CO2气体逸出,溶液又变成紫色。H2CO3=H2O+CO2↑
③与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CaCO3)沉淀。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现象明显,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实验较多,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内容趣味性强;学生获取知识积极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之处
有些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现象分析得出,部分问题教师代替学生总结回答;教材中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小学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五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四上水平二:田径:多种形式的简单助跑跳跃练习方法1:助跑跳过横杆教育教学资.doc
- 中小学中小学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2课时 一氧化碳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优质教育教学资料教育.pptx
- 中小学部编八上语文[精]《新闻采访》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
- 中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1《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教育.pptx
- 中小学【核心素养作业评价】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1章 第4-7 节 单元基础性评价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恐龙无处不有》教案7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
- 中小学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2023-2024学年重庆市奉节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教育教学资料整理.docx
- 中小学双元音课件【新人教(2024)版七上英语】教育教学资料整理.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