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docx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答∶传播的基本过程,是指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

(1)传播者

传播者又称信源,是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

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3)讯息

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工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4)媒介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邮政系统、电话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

(5)反馈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五种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

2.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答∶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

(1)基本内容∶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五种基本要素即5W∶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

(2)意义∶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勾勒出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3)缺陷∶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3.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答∶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见图4-8)。

(1)基本内容

①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②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2)局限性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

①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

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4.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答∶传播是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

播过程的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序列性

传播过程的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人们不能设想传播双方同时向对方发送讯息的情况,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是传播过程序列性的体现。

(3)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除了总体结构以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例如传播的传受双方都是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统一体,讯息则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等。

把握传播过程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探索人类传播活动的规律性。

5.简评赖利夫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