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五)
(全国乙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
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
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
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
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
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
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
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
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
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
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
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
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
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
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
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
祠”。
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
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
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
于精神焦虑的写作。
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
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
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
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
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因扰之中。佛家的“慈悲”
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
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
那么,人生最终的解脱和自由是否可能?在梦境中的淳于势过着一种贪婪而混
乱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觉悟,然而,经历过梦中的一番教训,“知梦游醒”,最后放
弃了梦中的求仙,跟着师傅吕洞宾,在现实生活中寻“证盟师”去了。这样的解脱
和出路,似乎启发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也随着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
但是,对汤显祖来讲,有着内在的觉悟,也就够了,会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
掉臂而去,他很难做到,这是因为,他终到了还是一个有情人。
如果说“临川四梦”的“前二记”——《紫钗记》和《牡丹亭》,表现的是对“情”
的执着,是通过“梦”而走进“情”的世界,而体验“情”的真与美,那么,到了“后
二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则表现的是“觉”,是通过“梦”而走进“觉”
的世界,从而在理性的意义上,认识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谛。
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也是
合乎实际的:“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
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
一定影响。”这种复杂性情形,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
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
满足着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他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只有头
脑简单的“单向度的人”,才会一辈子只接触一种思想,只接受一种思想。事实上,
一个一辈子只知道一种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情感丰富和思想活跃的人,也不可能
成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种食物的人不可能成为营养均衡、体魄
健康的人。
班固父子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那是完全说错了,因为,在
司马迁那里,各家思想都有其合理的部分,都有其可取之处,所以,他对所接触到
的思想都有吸纳,而他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