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射干麻黄汤历史溯源及配伍刍议
【摘要】对《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进行历史溯源发现,《医学纲目》《赤水
玄珠》《证治准绳》《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医宗金鉴》等古籍所载射干麻
黄汤,为原方之同名同方;《小品方》《外台秘要方》所载方剂煎煮方法与原方
略有差异;明清时期古籍多在剂量方面与原方不同。《玉机微义》与《普济方》
之紫菀散,以及《不居集》麻黄射干汤为原方之异名同方;《婴儿论》《增订通
俗伤寒论》所言“射干麻黄汤”为原方之同名异方。射干麻黄汤之主治当为寒饮
郁肺、气逆咳喘,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者。本方以射干为君药,取其止咳
降气利咽之功,而全方药性偏温;本方所治表郁较小青龙汤所治者程度更轻,故
麻黄先煎两沸,亦为君药,主要配合射干止咳逆上气,次而发汗解表;生姜较干
姜能走表,用四两可发散胸膈之水气,作为臣药,助麻黄宣散在表在上之水气;
紫菀、款冬花、细辛、半夏诸肺家之药共为佐药,止咳降逆;五味子酸收,大枣
甘缓,共为使药,以防辛散太过,反伤肺气,取大枣7枚或意取其阳数之温热以
暖肺。由上可知,本方功效为宣肺散饮、下气止咳。经方研究尚存值得探讨之处,
今后应继续探索其中新价值。
【关键词】经方;射干麻黄汤;历史溯源;复方配伍;中药性味
射干麻黄汤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
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1],原方组成为“射干(十三枚,
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煎服法
为“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
三服”。本文对射干麻黄汤进行历史溯源,探讨其组方原理,为该方应用和研究
提供参考。
1历史溯源
1.1同名同方
通过查阅古籍资料,发现药物组成、使用剂量、煎煮方法、功用主治与《金
匮要略》所载射干麻黄汤相同的古籍共25种,如明代楼英《医学纲目》、孙一
奎《赤水玄珠》、王肯堂《证治准绳》、李中梓《医宗必读》,清代喻昌《医门
法律》、李彣《金匮要略广注》、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吴谦《医宗金鉴》等。
其中,东晋陈延之《小品方》、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方》等在煎煮方法上与《金
匮要略》所载略有差异;药物剂量与原方所载不同的情况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古
籍,虽剂量有差异,但其药物组成、功用主治与《金匮要略》相同者共15种,
如明代程云鹏《慈幼新书》,以及清代张璐《张氏医通》、林珮琴《类证治裁》、
黄凯钧《证治摘要》、沈麟《重订温热经解》等。
1.2异名同方
明代徐彦纯《玉机微义》除射干麻黄汤外,另载有紫菀散用于治疗小儿咳嗽
上气、喉中水鸡声[2],两方药味组成相同,仅有剂量之差。明代朱橚等主编
的《普济方》亦载有紫菀散[3],功用及药味同《玉机微义》所载者剂量略有
不同。清代吴澄《不居集》载有麻黄射干汤[4],虽无剂量,但根据组方及用
途,应与射干麻黄汤为异名同方。射干麻黄汤异名同方记载见表1。
1.3同名异方
历代医书中亦有记载方名为射干麻黄汤,但其组方与原方不同者。如清代周
士祢《婴儿论》载桔梗汤治疗儿喉肿时提到,“若帝钟风,宜射干麻黄汤主之”
[5],“帝钟”即悬雍垂。清代郑宏纲《重楼玉钥》载“初起红肿作痛,生痰
不能饮食,日久渐长大出来”[6]。本病多为外感风热燥火之邪,麻黄、射干
味苦,祛邪热气,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狼牙苦寒,治邪气热气;牛房
子即牛蒡子,疏散风热、消肿解毒;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本方应与原方区
分。清代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治疗伤寒夹水证时,指出夹支饮者,当用射
干麻黄汤[7]336,此方相较原方使用了姜半夏,经方在历史演变中,尤其明清
时期使用半夏时多注明炮制品;而其在治疗夹痰伤寒证时,提出“痰结喉间,咳
而上气,或呷或呀,喉中作水鸡声者,此寒痰包热阻塞喉管也,名曰‘痰哮’。
法当开肺豁痰”,亦用“射干麻黄汤”[7]333,但将原方生姜2片改为干姜八
分,意在增强温肺化饮之力。射干麻黄汤异名同方记载见表2。
1.4历代医家论述
后世医家应用射干麻黄汤过程中,不断丰富对其病因病机、功用主治、配伍、
煎煮及禁忌等的阐述。
俞根初[8]提出,射干麻黄汤主治病症为素有水饮之人,感风寒后;或先
受风寒,后饮冷水;及恣饮冷茶冷酒,或贪食瓜果生冷所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