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优质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重点)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难点)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师:时光机飞呀飞,穿越时空,回到民国时期,带我们来到了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的学堂,让我们看看在这所学校发生了什么吧!

展示孙中山人物介绍。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的故事!

二、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教师板书课题,(板书:3*不懂就要问)学生齐读课题。

2.聚焦课题中的“*”,引出略读课文。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后泡泡中的提示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1)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

(2)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三、活动一:新鲜词语读一读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2)教师指导字词读音。

提示:“糊涂”中“涂”读轻声,“糊涂”与“清楚”是反义词。

(3)学习多音字“背、圈”。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明确本课学习的两个要求: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略读课文,了解略读课文的一般学习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学习字词,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请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两幅插图,发现插图对应了故事的哪些内容,借助插图,分步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也可以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说故事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将各部分内容连起来。

(2)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①学生自主划分课文层次。

②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说故事内容。

五、游览校园话新鲜——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

1.请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想象画面读一读。

2.集体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如“私塾、先生”这两个词语,学生觉得很陌生,平时没有接触过,引导其先读准音,再借助课文插图或教师补充讲解了解意思。

先生”相当于现在的老师。“私塾”指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书先生,没有规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预设2:如“咿咿呀呀”“唱歌”,学生觉得这样的读书方式很特别,读起来觉得很新鲜。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在前两篇课文里学习到的方法,圈画有新鲜感的词句,使学生通过训练,更扎实地领悟如何发现文章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如何积累运用,为学生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六、结合词句,交流看法,理解道理

(一)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1.请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孙中山对私塾这种只背不讲的情形,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展开交流。

预设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是对孙中山的心理描写,可见孙中山乐于思考,令人佩服。

预设2:“壮着胆子站起来”可见为了弄清楚书中的道理,不糊里糊涂地背,孙中山鼓足勇气,表明他追求真理的欲望强烈。

2.请学生默读第3-6自然段,思考: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前后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展开交流,抓住“摇头晃脑、鸦雀无声”,想象同学们突然间“吓呆了”的表情,想象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先生从“拿着戒尺”“厉声”到“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的变化。

“戒尺”这个词语学生会觉得陌生,平时没有接触过,有新鲜感,教师应适时让学生了解“戒尺”就是古代私塾老师惩戒学生的木板。

(设计意图: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在交流过程中结合具体语句不断深化阅读的感受。)

七、交流人物精神,迁移学习

1.默读第8、9自然段,思考: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孙中山勤学好问善于思考执着求理)

2.联系实际,请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怎么做?预设:上网查找资料;查阅工具书……

八、总结全文

文档评论(0)

专业中小学课件教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