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十九走进法治天地
课标素养要求
考点
考向
考查频次
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六道防线内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生活中如何依法办事,增强法治意识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五年二考
法律为我们护航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五年二考
我们与法律同行
●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五年二考
?考点一法律保障生活
考向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024·江苏徐州)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对上述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B.特定人群的基本权利不断扩大
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D.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审议权
?考点二法律为我们护航
考向1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024·江苏淮安)自2024年春季开学以来,淮安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以实际行动护航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这有利于()
A.强化司法保护和政府保护 B.维护青少年的人格尊严
C.学校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 D.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
?考点三我们与法律同行
考向1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2024·江苏镇江)某校法治社团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帮信罪”的危害,搜集到以下内容。
法律解释
典型案件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主要指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
郭某为贪图蝇头小利,出售闲置银行卡给他人使用,认为出借银行卡并非自己操作,无风险又有报酬,最终因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刑。
从中可以看出()
①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②郭某依法承担了民事责任
③郭某的法律意识淡薄④公民应通过合法方式取得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情境·实际生产情景)(2024·江苏镇江)针对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非理性消费等问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网络服务要建立有效的用户身份认证和年龄分级系统,实施差异化的服务策略。这一规定()
A.体现了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家庭保护B.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法律地位
C.彰显了平等就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2024·江苏南通)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体现我国()
A.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B.政府对学校课务作出了具体安排
C.积极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D.发挥道德对学生保护的教化作用
(新情境·实际生活情景)(2023·江苏南通)陈某某在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金顶摩崖”石壁处刻画,对文物和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后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其承担文物修复费、修复方案设计费、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金等共计12万余元,并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这一判决()
①通过打击犯罪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②体现了法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③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决定作用④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文明旅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考法·探究式学习)(2024·江苏南通)(节选)12岁的小萧使用父亲的账号扫码开锁骑共享电动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小萧逆向行驶,与驾驶电动自行车且未戴头盔的夏女士相撞,造成夏女士严重脑外伤,经司法鉴定,夏女士属于一级精神伤残。人民法院依法认定小萧承担本次事故60%的民事赔偿责任,判决小萧及其父母共同赔偿夏女士残疾赔偿金等共计110余万元。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
同学们对此案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对以下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新考法·探究式学习)(2024·江苏盐城)(节选)材料二“以旧换新”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勤俭节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多项措施整顿“舌尖浪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应运而生,按需取食、盘光碗净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新食尚”。但日常生活中,过量点餐、宴会浪费、食堂剩饭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点餐多少是我的自由,我消费我作主。”
“勤俭节约有法来规范,谁浪费谁可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