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CS-7-2006-汽车扭转力矩车身疲劳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doc

SY-CS-7-2006-汽车扭转力矩车身疲劳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号

SY-CS-7-2006

代替

密级

商密3级▲

XXX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

汽车扭转力矩车身疲劳

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

2006-2-12制定200

XXX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汽车扭转力矩车身疲劳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

TBC-511207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批准:

前言

本标准是在总结国内汽车车身试验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制定的。

本标准由XXX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XXX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汽车扭转力矩车身疲劳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扭转力矩车身疲劳试验方法及XXX系列商务车、乘用车扭转力矩车身疲劳试验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以及产品改进开发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测试项目

a)考核点的应力应变测试;

b)考核点的变形量侧试;

c)考核点的疲劳测试;

d)相关位置的测试。

4试验条件

常温、常压。

5试验方法

5.1试验公式

将试验车调整为前轮重为最大设计重量,将4轮轮重调节为测力传感器能够测

定的范围之上。

*:为了使前轮重达到最大设计重量,车辆重量在不超过GVW112.5%的范围内用砂袋在前轴附近调整负荷。

将在试验车对角线位置的轮胎抬升规定上升量,测定4轮所有的轮重。改变扭

转方向,采取同样的数据,获得前左右轮的轮重差平均值,设定试验负荷。

*:参照说明:

在试验条件规定的轮胎移升量,以试验车的左右轮距及前后轮距为基础,将

单位移转角作为定值获取。

单位移转角=

=tan-1

L:前后轮距

r:移升量

l:左右轮距

例:

在PROCEDURENO.0157中,由于将移升量规定为177.8mm,以GMCJimmy的前后轮轮距2550mm和左右轮轮距1445mm的数据为依据,算出单位扭转角。

单位扭转角==0.0028

5.2测试准备

a)安装前、后悬;

b)将车身部分在后悬架位置固定在台架上,前悬架安装作动器;

c)在车轮安装位置与轮胎动半径同位置处安装具有支点的载荷臂;

d)将悬挂装置抬升至空车位置(Curbloadheight);

e)安装使左右载荷臂能均等受负荷的加振器;

f)试验设备准备;

g)设备能保证能整套系统正常运行。

5.3测试过程

a)在1Hz的频率下对四轮驱动车加振10万次,对二轮驱动车加振5万次;

b)试验过程中每循环10000次检查车身和悬架系统工作状态及有无破坏和或变形;如有损坏填入附表中,并拍照。

6数据处理

7评价标准

按上述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后,其结果应满足以下要求:

四轮驱动车进行完10万次前悬上下振动车身疲劳试验后,车身不产生裂纹。

二轮驱动车进行完5万次前悬上下振动车身疲劳试验后,车身不产生裂纹。

附表

次数

故障现象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00000

文档评论(0)

138****93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