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
离子通道受体介导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
激酶相关受体介导;4、细胞的跨膜电变化;第三章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第一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二、兴奋和兴奋性;三、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1、刺激强度
欲引起组织兴奋,必须使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
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
阈刺激(阈值):达到这一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2、刺激的作用时间
在一定的刺激强度下,如刺激的持续时间愈短,则作用越弱,以至不能引起组织的反应。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证明生物电的实验;;(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Na+]o>[Na+]i≈10∶1,[K+]i>[K+]o≈30∶1
[Cl-]o>[Cl-]i≈14∶1,[A-]i>[A-]o≈4∶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
分布及膜对离子通透性
;第四章生理学神经、肌肉;(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通透性:K+>Cl->Na+>A-;膜内外K浓度比约
30?1(动力);结论:
RP的产生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RP=K+的平衡电位;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膜电位:
因电位差存在于膜的两侧所以又称为膜电位
RP值:
哺乳动物的神经、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为-70~-90mV,红细胞约为-10mV左右。
;RP值描述:
RP↑→膜内负电位↑(-70→-90mV)=超极化
RP↓→膜内负电位↓(-70→-50mV)=去极化
极化(polarization):
RP存在时所保持的膜两侧外正内负状态。
复极化(repolarization):
细胞去极化后,又向原初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二)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2.AP实验现象:;;AP产生的基本条件:
①膜内外存在[Na+]差:[Na+]i>[Na+]O≈1∶10;
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即电压门控性Na+、K+通道激活而开放。;第四章生理学神经、肌肉;AP上升支;膜内外Na+浓度比
约1?12(动力);当细胞受到刺激;①AP的上升支由Na+内流形成,下降支是K+外流形成的。
②AP=Na+的平衡电位。;5、动作电位的特征:
①是非衰减式传导的电位。
②具有“全或无”的现象:即同一细胞上的AP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
;6、与AP相关的概念:;三、局部电位及其特性
阈下刺激虽不能引起AP,但可引起膜电位有所变化。
阈下刺激?少量Na+内流?产生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局部反应。
;第四章生理学神经、肌肉;AP与局部反应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组织兴奋后兴奋性变化的对应关系;五、阈下总和:
阈下刺激通常不引起组织产生兴奋,
但两个或多个阈下刺激可能引起兴奋,称为
阈下总和。
包括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时间性总和;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传导;(一)生理完整性
(二)双向传导
(三)不衰减性或“全或无”现象
(四)绝缘性
(五)相对不疲劳性;二、动作电位的传导
1、无髓NF的AP传播—-—
局部电流(localcurrent)学说
;无
髓
神
经
纤
维;局部电流;第四章生理学神经、肌肉;?2、有髓NF的AP传播——跳跃式传导
(saltatoryconduction)
有髓NF传导速度无髓NF。
;
有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第四节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一、神经-肌肉(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第四章生理学神经、肌肉;第四章生理学神经、肌肉;2.N-M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终板膜对Na+、K+(尤其是Na+)通透性↑;(1)阻断ACh受体:箭毒和银环蛇毒,肌松剂(驰肌碘)。
(2)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有机磷农药,新斯的明。
(3)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抗体破坏ACh受体),肌无力综合征(抗体破坏N末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