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笔墨之间-中职书法实用教程:书法历史概要PPT教学课件.pptx

笔墨之间-中职书法实用教程:书法历史概要PPT教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历史概要

目录壹先秦及秦代书法贰汉代书法叁魏晋南北朝书法肆隋唐五代书法伍宋元书法陆明清书法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历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自商代中后期到秦统一中国,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本单元你将学习:1.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2.各朝代名家及其书法作品

第一节先秦及秦代书法Pre-QinDynastyandQinDynastycalligraphy

一、甲骨文壹“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文字,蕴含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根脉。甲骨文中有许多象形字,这些象形字是古人观察和认识自然后的生动描述。甲骨文因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遗址。关于甲骨文的成字方式,少部分甲骨文是墨迹,大部分是契刻。契刻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刻写,另一种是先书后刻。龟甲、兽骨的质地都比较坚硬,形体又多不规则,因此,文字多自上而下排列,行多从右到左排列。图1-1和图1-2所示为故宫博物院藏品。图1-1晚商时期占卜田猎与凶疾梦幻的涂朱牛肩胛骨刻辞图1-2晚商时期占卜天气遇到彩虹的涂朱牛肩胛骨刻辞

二、金文贰金文又称吉金文字、钟鼎文,是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刻铸于青铜器物或钟鼎盘彝上铭文字体的总称。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前1046—前256年)。随着周代礼乐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礼乐之器——青铜器被大量铸造和使用,金文盛行。金文涉及的内容很广,主要记载分封、赏赐、征伐、祭祀等内容,可被看作周代文字。从字体上看,金文同甲骨文相近(文字的划分不能像朝代更替那样截然断开,存在着延续和发展的问题。因金文是先用毛笔写在器物毛坯上,再进行刻写浇铸的,故笔画线条比甲骨文要粗壮些,显得浑厚质朴、端庄凝重、体势恢宏峻拔。

名作欣赏大盂鼎大盂鼎(见图1-3)是西周康王时期(前1020—前996年)的器具,1849年在陕西省岐山县礼村(一说郿县礼村)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周初重要器物。其内壁有铭文(见图1-4)19行,共291个字,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前998年)册封盂之辞。其是研究周代分封图1-3大盂鼎实物照片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大盂鼎铭文字体较大,体势谨严,诡谲壮美,其笔画因势而异,书写畅达,酣畅淋漓,古雅雄浑,结体完美;通篇在平衡、疏密、轻重、曲直等方面都运用得恰到好处,为西周前期金文的典范。图1-3大盂鼎实物照片图1-4大盂鼎铭文拓片(局部)

三、石鼓文叁石鼓文(见图1-5)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现存可考的石鼓文是故宫博物院的十个鼓形石碣文,每个石鼓上刻有一首四言古诗。因诗中记述的是秦王游猎的情况,故石鼓文又称“猎碣”。石鼓文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自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被发现后,备受历代文人推崇。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从书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法则,然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润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有疏朗之趣,古茂雄秀、冠绝古今,其笔力之雄强在刻石中极为突出。图1-5石鼓文拓片

四、秦小篆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统一文字,形成了秦小篆。秦小篆的特点是线条圆润均匀,结构匀称。秦始皇巡游天下,铭石以纪功,留下了很多石刻文字,其中以《泰山刻石》(见图1-6)、《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现流传拓本为北宋徐铉翻刻本,见图1-7)为代表。秦时权、量、诏版上的小篆比较随意,大小不拘、行列参差,具灵动错落之美。图1-6《泰山刻石》拓片(局部)图1-7《峄山刻石》拓片(局部)

五、秦隶伍所谓秦隶,事实上是篆书向隶书过渡的一种书体,是秦代小篆的草率写法,也是流行于民间的手写体、快写体。这种字体大小不一,转折处改圆为方,字形结构也由长变方,布白也不像小篆那么均匀,但仍保留了篆书笔意,融篆隶为一体。秦隶的出现意味着线条勾勒的古汉字阶段的终结、笔画方块化的开始。秦隶在篆书向隶书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大量秦简。科学家在这些秦简中发现了秦代隶书墨迹,找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前隶书的发展脉络与痕迹。

名作欣赏图1-8云梦睡虎地秦简(局部)云梦睡虎地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见图1-8)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些竹简有1155枚(其中残片80片),长23.1—27.8厘米,宽0.3—0.7厘米,厚0.25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