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代疏文体功能考辨.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古代疏文体功能考辨

摘要:学界普遍认为“疏”文体属于古代训诂体例的一类,其功能

为训诂,这一观点相对片面。伴随历史的发展,“疏”文体也逐渐承

载了其他两种重要的功能,包括上奏条陈和募捐奖金。本文旨在从

“疏”文体功能的角度分析和概括其在历史上的发展和流变。

网:m

关键词:疏;训诂;条陈;募捐

学界普遍认为“疏”为古代的一种用于注解儒家经典的训诂类文

体,但是这个观点有失全面。元代东平文人王旭[1]著有《兰轩集》[2]

十六卷,第十卷中载录了多篇以“疏”命名的小文章,观其文章的形

式与内容,又不属传统的注释经传的体例范畴。于是,笔者检阅了大

量与“疏”文体相关的资料,试图从“疏”文体的功能视角对其在历

史上的发展和流变作了分类和概括。

1“疏”的训诂功能

春秋战国时代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随之兴起了中国历史上首次

思想上的巨大突破,并诞生了儒、墨、道、法、名等诸子百家。各家

代表人物都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一系列重整社会秩序的主张,形成

了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但伴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语言和文字

也必然地发生蜕变,各种史料在流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散轶,甚至

被焚毁,因此,自汉代始,绝大多数士人已很难再轻而易举地读懂先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秦时期的典籍和文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学者专

门从事于对古书做注解。汉代的注解根据其不同的解释的角度又分为

传、笺、章句等类别。传,指阐明经义,又有转授、相承师说的之

意;笺,指断以己意,说明作者的意图;章句,则指离章辨句,句读

正文,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

时至唐朝,汉代人曾经对经文作的注解也已变得不易理解。于是,

唐代学者开拓出一种全新的注解形式,称为“疏”或“正义”。

“疏”既注解正文,也注解前人对正文所作的传、笺、章句等,并从

总体上对经文和前人的注解加以疏通,如《尚书》有汉孔安国传,唐

孔颖达正义;《周礼》有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等。

学界一般把“疏”文体与注、传、笺和章句等看作同类,都属于古

代训诂体的范畴。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对儒家经典的注疏之作可谓

汗牛充栋,儒家注疏在传播儒家学说和塑造士人的思想意识方面扮演

着重要角色。“疏”文体的训诂功能也是自然在其诸多功能中属于最

重要一种。

2“疏”的上奏条陈功能

“疏”除了用在经学上注释经文外,它还作为一种应用型文体,被

广泛地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又称奏章、上奏章、奏议或奏

疏。但需要特别强调是,在历史上用于上奏条陈功能的“奏疏”要早

于训诂功能的“注疏”,“奏疏”在秦汉时代就已被广泛应用,而

“注疏”则时至唐朝才正式出现。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概述汉代所定的四品礼仪:

“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

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3]“秦汉以来,上书称奏。

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自汉以来,奏事或

称上疏,儒雅继踵,殊采可观。”[4]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言

兵事疏》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都属于“奏疏”一类。

其后历代王朝中,大臣在上奏言事时,还存在其他几种对“疏”不

同形式的说法,但其本质是一致的,诸如:“疏封”,即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