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心得)之古典诗歌中考命题特点及教学对策.docxVIP

语文(心得)之古典诗歌中考命题特点及教学对策.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中考命题特点及教学对策

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严静

〖摘要〗古典诗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不少学生很喜欢它,但考卷上的得分率并不高,如何既能培养学生的诗歌素养,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又能提高应试能力?结合中考的命题特点做一分析,和诸位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激趣、多读、精讲近两年,各地中考都考到了对古典诗歌的赏析,主要考点有: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诗歌语言的赏析。例如2007年南京中考题阅读曹操《观沧海》中的诗句,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题目虽然不是很难,但由于考查的范围有二十几首诗,复习起来太多,学生难免会顾此失彼,复习效果不佳。教师只有从初一开始,扎实有效地进行诗歌教学,学生才能在中考备考前,复习起来轻松些,究竟怎样教好古典诗歌呢?首先要激趣我们先来看看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课堂的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很多老师把它和文言文一样教,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词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内容的分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中,没有个性的阅读必然导致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1、导入“激趣”古诗教学前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可先讲述陶渊明生平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会大大增强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在诗中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学习崔灏的《黄鹤楼》时,先讲讲李白等人见到崔诗后,弃笔不敢再写的故事,一定会引发对崔诗的向往之情,阅读兴趣必会大增。学习写景的古诗则可让学生绘成风景图,让学生先描述图中风景,再与诗中对照,学生往往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这时再引导他们学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入流行歌曲“激趣”诗歌对当代歌词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可以把学生喜欢的某些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是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则化用了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的直接把诗词谱成了曲,如李煜的《虞美人》。除了直接引入流行歌曲进课堂,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古典诗词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让学生从心理上亲近它。如果说现在人们离不开影视,崇拜影星、歌星,那么若干年前人们离不开诗词,崇拜诗人、词人,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现在人们借流行歌曲传达内心的某种情绪、感受,古人借诗词传达情感又是多么正常呀:羁旅天涯的人言思乡,远行的人伤别离,仕途坎坷者诉酸楚,壮志难酬者说悲愤……古今一理:借诗词言情、传情。有了这样的搭建,诗词的内涵自然引出,学生接受起来很是顺畅。即:“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面对古老的诗词长河,学生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视,古人只不过借诗词的形式传达内心的一种感受罢了,这样学生与诗词的距离近了,从心理上不再排斥它,诗词的亲和力也就增强了。学生愿意亲近古诗词,也就打开了学习诗词的第一扇窗。

3、列举名人创作经验“激趣”学习古诗词,除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还能通过领略古典诗词所蕴涵的魅力激发现代人的创作灵感,给诗词重新注入活力,从而薪火相传,发展创新。事实上很多诗人就是活用前人诗句,从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古有苏轼化用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今有毛泽东化用李贺的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而成“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激发调动学生汲取诗歌营养,涵养熏陶性情,变古通今,推陈出新,引领学生爱诗歌,学诗歌,创作诗歌。其次要多读《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阅读部分第11条、12条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诗到手,要想明白其意,第一步就是读,老师如此,学生也应该这样。可是在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朗读的声音太少,老师讲解的力

文档评论(0)

葱花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