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把握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机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科技发展研究

第11期

(总第404期)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04月07日

编者按:城市空间规划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期简报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亟需的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总体布局的设想与建议。供参考。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专题系列简报

把握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机遇

整体部署适应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创新空间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已进入编制阶段。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体规划,需要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国家战略作出有效响应,适应创新功能形成和创新活动需求,打造承载创新功能发育的城市空间。建议对上海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围绕创新功能进行分类规划,分别打造“中央智力区”、城市化科技园区和科技新城。

2

一、城市规划应重视创新空间的规律与特征

1、创新所需空间尺度从楼宇层面转向区域层面。一般而言,创新主要依赖于密度和临近性的价值。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指出,创新空间在小尺度更有地理传导价值,围绕高校和科研院所、旧城改造地区、郊区高科技园区等最容易形成创新空间。然而,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创新空间范围出现扩张趋势,特别随着跨国企业等更多创新要素的注入,创新空间的尺度从楼宇层面扩展到区域层面,形成城市特定功能区域。未来的发展功能、空间布局有多种可能,为此,规划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弹性。

2、土地利用从地租成本驱动转向要素互动效率驱动。传统以地租理论为依据的土地利用模式正在被打破。在创新驱动时代,地租成本作用相对减少,而创新要素的互动效率高低,进一步决定了土地利用的能级水平高低。在这种导向下,创新空间的规划在基础设施方面必须更加重视交通组织、通讯联系的便捷性,同时突出制度建设、环境品质和服务水平,一切围绕提高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效率为目标。

3、区域规划原则从功能分区转向混合开发利用。功能分区是过去工业经济时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思想,随着创新经济的崛起,沟通、合作、融合成为核心发展理念,需要重构新的空间组织模式。国内外实践表明,创新空间的典型特征就是突破传统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原则,转向混合功能开发利用原则,不再追求功能边界,而是重视空间的紧凑性、密度和地理临近性,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沟通成本和融合成本。

3

二、上海创新空间可尝试“十”字型总体布局

基于当前实际,上海可充分发挥多层次、不同功能创新要素的力量,参照“斑块——廊道——基质”的规划思想,形成上海市“十”字型创新空间总体布局,包括沿黄浦江的南北向创新廊道和南汇新城——嘉定新城的东西向创新廊道,重点围绕高校、科研机构等支柱枢纽型创新机构打造创新空间。

南北向创新廊道主要沿黄浦江展开。借助沿江快速交通将杨浦区、黄浦区、浦东新区、徐汇区、闵行区、松江区等城区联系起来,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等支柱枢纽型创新机构,配套良好的创新环境,瞄准前沿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基础性研究,加快自主创新、开放创新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并形成高等级科技创新中心节点。

东西向创新廊道主要沿上海东西向交通主轴展开。连通南汇新城、张江高科技园区、黄浦区、长宁区、虹桥商务区、青浦区、嘉定区,重点围绕东西向的科研机构密集区、科技园区等支柱枢纽型的创新机构,整合本土企业、跨国企业等力量,培育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创新创业空间的打造。与南北向的创新廊道相比,东西向创新廊道的科技园区更多,包括临港产业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青浦工业园区、嘉定工业园区等平台,在创新商业化、产业化运作方面的力量更强。

三、分别规划中心城区、近郊科技园区、远郊大学城

1、中心城区——打造创新时代的“中央智力区”

在中心城区,重点是构建高能级创新引擎。中心城区当前集

4

聚了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漕河泾高科技园区等重要的支柱枢纽型创新空间,基础设施便利,商业生活配套完善。此外,借助旧城改造,还初步形成市北工业区、创智天地等散点创新空间。对于中心城区而言,可规划推进各类散点创新空间与支柱枢纽型创新空间的联动,实现创新经济发展分工协作与配套发展,打造中心城区创新产业集群。

一是进一步提升支柱核心型创新空间的功能。围绕支柱创新机构周边形成大规模的混合功能开发格局,由政府、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推进。重点围绕杨浦、徐汇、长宁等科教资源密集的城区,推动校区、企业、社区与政府

文档评论(0)

137****31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