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以部位命名者:乳痈,子痈,对口疽;以穴位命名者:人中疔,委中毒,膻中疽;以脏腑命名者:肠痈,肝痈,肺痈,肾岩;以病因命名者:破伤风,冻疮,漆疮;以形态命名者:蛇头疔,鹅掌风;以颜色命名者:白驳风,丹毒;以疾病特征命名者:烂疔,流注,湿疮;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小者为疖,大者为痈,更大者为发;以病程长短命名者:千日疮;以传染性命名者:疫疔。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爆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
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即为袋
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谓岩。
五善:“善”就是好的征象,在病程中尚难以定出确切病名者,表示预后较好。
七恶:“恶”就是坏的征象,在病程中出现恶的症状,表示预后较差。
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常有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的表现特点),饮食不节(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外来伤害,劳伤虚损(劳力,劳神,房室过度),感受特殊之毒(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疫毒),痰饮瘀血。发病机理:邪正盛衰,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阴阳辩证:阳证(急性发作,红赤,焮热,高肿突起,根盘收束,软硬适度,疼痛剧烈、拒按,皮肤、肌肉,脓质稠厚,肉芽红活润泽,病程比较短,初期常伴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渐消,舌红苔黄脉有余,易消、易溃、易敛、多顺)。阴证(慢性发作,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凉或不热,平塌下陷,根盘散漫,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疼痛和缓、隐痛、不痛或酸麻,血脉、筋骨,脓质稀薄,肉芽苍白或紫暗,病程比较长,初期无明显症状、或伴虚寒症状、酿脓时有虚热症状、溃后虚像更甚,舌淡苔少脉不足,难消、难溃、难敛、多逆)
部位辩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
凡外疡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者,治疗时注重破血,注重补托;发于多气少血之经者,注重行气,注重滋养;发于多气多血之经者,注重行气活血。
经络辩证:凡外疡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者,治疗时注重破血、补脱;发于多气少血之经者,治疗时注重行气、滋养;发于多气多血之经者,治疗时注重行气活血。(多:行破活,少:滋补养)
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常见于痄腮,大头瘟。
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肌肤,常见于股肿湿疮
肿的病位与形色:发生在疏松部位,肿势显著;发生在组织致密部位,肿势不甚,但疼痛剧烈。
热痛:皮色焮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风痛:痛无定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遇风则剧,见于行痹。
刺痛:痛如针刺,病变多在皮肤,如蛇串疮。
灼痛;痛而烧灼,病变多在肌肤,如疖、颜面疔、烧伤。
裂痛:痛如撕裂,病变多在皮肉,如肛裂、手足皲裂较深者。
钝痛:疼痛滞缓,病变多在骨与关节间,如鹤膝痰。
绞痛:痛如刀割,发病急骤,病变多在脏腑,如石淋。
啄痛(跳痛):痛如鸡啄,并伴有节律性痛,病变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抽掣痛:痛时扩散,除抽掣外,并伴有放射痛,如乳岩、石瘿之晚期。
先肿而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先痛而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
痒:是皮肤病主要的自觉症状。1.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如牛皮癣、白疙、瘾疹等。2.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或有传染性。如急性湿疮、脓疱疮等。3.热胜:皮肤隐疹,掀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常不传染。如接触性皮炎。4.虫淫: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如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皮肤变厚、干燥、脱屑、作痒,很少糜烂滋水。如牛皮癣等。
肿疡作痒:一般较为少见,如有头疽、疔疮初起,局部肿势平坦,根脚散漫,脓犹未化之时,可有作痒的感觉,这是毒势炽盛,病变有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疫疔,只痒不痛,但病情更为严重。又如乳痈等经治疗后局部肿痛已减,余块未消之时,也有痒的感觉,这是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有消散之趋势。
溃疡作痒:如痈疽溃后,肿痛渐消,忽然患部感觉发热奇痒,常由于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护理不善所致,或因应用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而发。如溃疡经治疗后,脓流已畅,余肿未消之时,或于腐肉已脱,新肌渐生之际,而皮肉间感觉微微作痒,这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的佳像。
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按触法:用两手食指的指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