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诗经》十五国风起源地考
《诗经》十五国风起源地考
周南、召南
关于“周南”、“召南”二部分诗产生的地区及“二南”的具体
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我们从“二南”
本身找内证,分前人的一些不同的意见,认为“二南”绝大部分诗是
来自江汉之间的一些小国,有少量诗篇也远及原来周公旦和召公分治
的地区——今河南洛阳一带[1]。因此“二南”诗的产地大致说来,包
括今河南洛阳、南阳和湖北阳、阳等地区[2]。
至于“南”的含义,根据甲骨文,证之以古代典籍,“南”原来
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名称(《诗经·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
不。”),后来才演变为一种地方曲调的专名[3],古书称作“南音”。
“南”这种曲调最初盛行于江汉流域,以后才逐步影响到附近北方的
地区。“二南”中的诗就是用“南音”演唱的歌词,自汉以来,虽然
“声”渐渐失传了,但是“南”这个名称仍然保留了下来。
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
称之“南国”或“南邦”、“南土”(《诗经·小雅·四月》:“滔滔江
汉,南国之纪。”《诗经·大雅·高》:“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往
近王舅,南土是保。”)等,所以诗的编辑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
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
为“周南”、“召南”,以与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
《左传·隐公三年》记君子的话说:“‘风’有《采》《采蘋》。”,
此二诗均属“召南”。可见“二南”属于风诗,与其他国风一样是地
方曲调[4]。
“二南”绝大部分诗是西周末东周初的作品,旧说以为是文王时
期的诗,那是没有根据的。
[1]据一些古书记载,西周建国前后,周公旦、召公曾分陕而治,
周公统治陕东地区,召公统治陕西地区。这里所说的陕,不是今陕西
省,而是河南西部的陕县。
[2]有人根据《召南》的《江有》中的“江有”、《草虫》中的
“陟彼南山”、《殷其雷》中的“在南山之阳”等句,误认为召南地
区远及川东和陕西的西安之南,这是错解了“”与“南山”所致。,
《毛传》训“江之别者”,即长江的支流,系泛指,非确指今四川的
江;“南山”也是泛指,非指今陕西的终南山。因此,把“召南”的疆
域扩大到川陕一带,恐未确。
[3]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释南》中说:甲骨文“南”字,“本钟
之象形,更变而为铃”。“诗之周南、召南、大小雅,其初,当亦以
乐器之名,孳乳为曲调之名,犹今人言大鼓、花鼓、鱼琴、简板、梆
子、滩簧之类耳。”张西堂在《诗经六论》中据此进一步说:“南是
一种曲调,是由于歌唱之时,伴奏的是一种形状象“南”而现在读如
铃的那样的乐器而得名。南是南方之乐,是一种唱的诗,其主要的得
名的原因,只是由于南是一种乐器。”
[4]有人认为“二南”在分类上应当独立,与“风”“雅”“颂”
并列,所谓“四诗”,这是不妥当的。
邶风、风、卫风
经前人考定,邶、、卫都是卫国的诗。《左传·公二十九年》记载
吴公子季札听了鲁国的乐队歌唱了“邶、、卫”以后,评论时便将此
三诗统称之为“卫风”。可见他是把“邶卫”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别
于其他国风的。
邶、、卫都是古国名。据说周武王灭殷以后,便将纣的陪都朝歌
(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
北为邶(今河南汤阴东南),南为(今河南卫辉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
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叔、霍叔分别守卫这三个地方[1],
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执
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使武庚叛乱。于是
周公率兵镇压,杀死武庚与管、、霍等,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2],连
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今河南淇县),号卫君。
卫国自康叔历十三世至献公,自后便国力日衰,内乱不息。到公
时,更加腐败不堪,公元前六六零年为狄人所灭。后来在齐桓公的帮
助下,卫残部南渡黄河,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重建卫国。《风》
的《载驰》(“载驰载驱,归卫侯。”)《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
于楚宫。”)二诗就是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
邶、二地早已并入卫国,为什么卫诗还冠以其名呢?自汉以来议论
纷纷[3],没有定论。近人一般认为,因卫诗有三十九首之多,近风诗
的四分之一,所以编者将部分诗编入邶、之下,但是这一说法仍有疑
问。查今本《诗经》,邶诗十九首,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个案护理(改过版).docx VIP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证明书.docx
- 华北理工大学康复医学概论教案.docx VIP
-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 燃气管道工程钢制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
- 2024年云南省昆明滇中新区管委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0人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 2024年护理文书写规范.pptx VIP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docx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全国交通咨询系统.docx VIP
- 洪恩识字字库全1300字检测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