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古文观止》评点看二吴的审美倾向 .pdf

从《古文观止》评点看二吴的审美倾向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从《古文观止》评点看二吴的审美倾向

作者:艾初玲

来源:《大观》2019年第09期

摘要:《古文观止》是我国流传很广的古文选本,所选文章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古文功底

和较高的选文水平,而他们对每一篇文章的评注,则体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具体而言,其审

美倾向主要体现在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崇尚余味曲包的审美效果、欣赏冷语含情的理性辉

光、追求峭劲陡健的美学风貌等几个方面。这些思想倾向既烙上了前代美学思想的印记,又吸

收了当时文学批评家特别是金圣叹的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审美倾向

注: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

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成果之一。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是吴楚材、吴调侯(以下简称为二吴)叔侄二人,二吴对从先秦至

明朝的名家名篇广收博采,向读者展示出古文发展演变的大致发展脉络,全书收录散文二百二

十二篇,每篇都有二吴的注释和评论。二吴虽没有专门的诗文理论流传于世,甚至在评注中可

能也没有自觉标榜其文学主张,但透过其评注,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地把握其审美倾向和选文标

准。由于二吴的家学渊源以及当时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审美倾向呈现出兼容并包的综合性特

征,既烙上了前代美学思想的印记,又吸收了当时文学批评家特别是金圣叹的一些研究成果。

具体而言,其审美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古文观止》在选篇和评点时比较强调文章的教化或规劝意义,这种特点既切合本书使用

者的身份,也体现了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学观。据吴兴祚序中所言,“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

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调侯为人奇伟倜傥,敦尚气谊”[1],两人身上的儒家知识分子气

质和美德较为明显。据此推断,二吴长期攻读经史,对儒家传统文学思想也应习染已久,因

此,在选编《古文观止》和对具体作品进行评点时,“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屡屡显现。

从选文的标题及内容来看,题中含有“谏”“说”“论”等标示明显社会政治意义的作品占的比

重较大,如《石碏谏宠州吁》《召公谏厉王止谤》《颜斶说齐王》《触龙说赵太后》《五代史

宦者传论》《六国论》等等,其他节选自史书中的“赞”“序”等往往也较为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

政治倾向或社会理想。“《古文观止》将《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和《礼记》四部包含

儒家忠孝礼义思想的书选入其中,占满开首三卷的篇幅。还有大量反对佛老而推崇儒学的韩愈

的文章,其首篇即阐述伦理的《原道》。唐宋八大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多取文‘以载道’功能

的。”[2]

龙源期刊网

从具体的评点来看,二吴屡屡提及所选篇章的劝谏讽喻之社会功能。例如,伍子胥和文种

都是具有兴国扶危之才的谋士,越王勾践重用文种而兴国,吴王夫差不用子胥而亡国,这样的

对比对所有的统治者来说都是发人深省的。因此,二吴特别点出此处的重大政治意义,可谓既

解读深刻,也用心良苦。

二、崇尚余味曲包的审美效果

作品讲求隽永蕴藉,在我国有相当久远的美学传统。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说“深文隐

蔚,余味曲包”,主张要让“余味”“曲包”于言、于形,获得含蓄蕴藉的美学效果。杨载也说:

“语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如《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而有遗音者

也。”[3]在本文中,“余味”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将“韵味”“余韵”也

涵盖其中,而“曲包”则既指婉曲的表现手法,也兼涉含蓄的表达效果。二吴评注中涉及含蓄婉

曲,讲求韵味、余味的论述最多,倾向最明显,据笔者粗略统计,约有50条,这个数字充分

说明了二吴对这一审美传统的认同,兹略举数例。

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司马迁综观历史的变化,以颇具说服力的史实表明,一个

朝代的崛起兴盛,无不是“修仁行义”,积累多年的德行才拥有的成果。这篇短章概括极精而又

包涵丰富,文意曲折,一气呵成。对此,二吴给予高度评价:“前三段一正,后三段一反,而

归功于汉,以四层咏叹。无限委蛇,如黄河之水,百折百回,究未尝著一实笔,使读者自得

之。最为深妙。”[4]无限委蛇“”“百折百回”“未尝著一实笔”“深妙”等表述,其实质内涵就是余

味曲包。

二吴对余味曲包审美趣味的论述虽不多加阐释,但其审美倾向让读者一览无遗。其

文档评论(0)

132****1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