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茅盾
这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
个小插曲。人物两个:主要人物,19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少
妇。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
的通讯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这是许
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
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
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
以有其他的风格。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
的印象;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
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
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例如,作者写团部的19岁的通讯员带引“我”到前沿包
扎所的路上,从“我”的眼中看这小伙子的外形时,有这么一笔:“肩上的步枪筒
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后来(在小说里,这是隔开一大段的故事发展,差不多快到故事的后半截的时
候),作者写这位通讯员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而自己回前线时,又描下这么一
笔:“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
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闲闲的两笔,前后呼
应;这两笔之间有两千多字写故事的发展也写这位通讯员的风貌和性格,然而有了
这前后呼应的闲闲的两笔,可就把这位青年通讯员的天真、纯洁、面临战斗而不紧
张、爱好自然等等品性,异常鲜明地描画出来。
又例如:作者写“我”和通讯员分头向老百姓借被子(准备给前线下来的伤员
用的),而通讯员遇到困难(一家的一个少妇不肯借),“我”帮助他解决了困难
以后,通讯员接了被子转身就走,匆忙中他的衣服被门钩撕破的当儿,又闲闲地插
了这么一笔:“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
不肯,夹了被子就走。”这一笔却直贯到故事的结束。当重伤的通讯员被抬到包扎
所(他是为了救护一大群担架员而牺牲了自己的),“我”去找了医生来时,作者
是这样写的:“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就是先前要给通讯员缝好撕破
的衣服的那一位,在借出被子以后也来包扎所服务了。——笔者)正侧着身子坐在
他(通讯员)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
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
破洞。”这里,前后呼应的两笔,有声有色地而且有层次地写出了一个普通农家少
妇对于解放军的真挚的骨肉般的热爱;而且,这种表达热情的方式——为死者缝好
衣服上的破洞——正表现了农民的纯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
尾灵活。这种前后呼应的笔法,举其显著者而言,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
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
洞,新媳妇的枣红底白花的新被子。特别是通讯员的被门钩撕破的衣服,这一细节
描写,前后用了三次,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上文都说过了,中间一次是写担架员抬了
重伤员进包扎所,“我”听得新媳妇一声惊叫,急转身去看时,“……一张十分年
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
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用这样的方法点明这个重伤者就是我们印象
很深的通讯员,不但文字跌宕有力,而且唤起了我们的种种回忆——借被子,门钩
挂破衣服,却又害臊,死活不肯让人为他缝好。
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它
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节选自《茅盾文艺论集》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