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Word
第
第PAGE1页
生命的奥秘说课稿
生命的神秘说课稿1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学校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进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表达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育他们对生活的主动看法和参加社会的力量,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特品质的人。也就是说,关心同学参加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恩格斯曾经说过:“生命是地球上最秀丽的花朵!世界是因生命而精彩!”这句话道出了生命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生命的神秘》一课即从引导同学正确熟悉生命开头,再感受自己生命中所承载的爱与关心,以及不同人生阶段的美妙,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看法,为后一课“怎样珍爱生命”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内容“我在成长“第6条:“同学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看法”,“我与家庭”第1条“同学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哺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我确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1、从生命的小问号入手,引导同学初步了解生命孕育的常识,感受生命的奇妙,为自己的生命感到骄傲。
2、通过营造温馨的气氛,引导同学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爱,熟悉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3、通过展望秀丽的人生历程,引导同学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喜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看法。
三、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是在学校中高班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同学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它注意活动性,提倡在活动中进展。因此,我设计了11个小活动贯穿于本课。在这些活动中,同学通过网络、课外书籍等途径查找资料,通过PPT来展现自己的资料,通过写作来升华自己的感情,通过商量沟通来促进同学间的沟通,通过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的爱。这些活动无不表达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社会性进展。
四、教学过程
我将用三课时引导同学开展本课的活动。
〔一〕激趣导入,感受生命的奇妙
为了顺应孩子们奇怪???的天性,我以讲“小胚胎的故事”的方式导入,引导同学从三个方面来了解生命孕育的基本常识。
1、课前通过访问妈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好玩过程,把它以童话形式写下来,或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分组沟通。
2、课前通过向家人了解自己诞生当天的故事,记录一个最感人的小详情,并在课堂上进行沟通。
3、课前思索自己还有哪些关于生命孕育的疑问,通过科普书籍和网络等途径解决疑问,并用卡片形式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举办沟通会。
〔二〕创设情境,感受生命中的关爱
假如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铺垫,那么这一课时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把握重点,我将作如下引导:
1、引导同学依据对妈妈的了解进行一次小调查,记录并在课堂上沟通调查的感想;联系课本第4页的两个故事,试着给自己列一张“母爱的账单”,由此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无私的爱。
2、通过续写小诗《父爱如山》,感受父爱的宏大与无私。
3、通过“查找生命中的守护天使”,启发孩子们去发觉更多的社会之爱。
4、通过设计爱心明信片,引导同学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三〕展望人生,明白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依据学校高班级同学情感更为稳定、不再满意于问“这是什么”,而开头问“这是为什么”的特点,这一课时的内容就成了本课教学要突破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必需引导同学进行必要的回忆、感悟。我是这样设计的:
1、引导同学回忆童年趣事,提问: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这人生的五个阶段中进行选择,你最情愿停留在哪个年龄阶段?为什么?而人生可以做这样的选择吗?由此引导同学感受人生每个阶段的美妙。
2、引导同学将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写写每个阶段的人生目标,可能遇到的困难等,由此引导他们感受到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
3、引导同学说说对死亡的理解或印象,了解五花八门的名人墓志铭,并通过为几十年后的自己写一段墓志铭,来感受死亡并不行怕,可怕的是虚度人生。
4、引导同学通过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来表达自己需要珍爱生命的愿望。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
新课标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关心老师改良教学,促进儿童进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同学品德与社会性进展水平作出终结性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