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样本代表性问题(二) .pdfVIP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样本代表性问题(二)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样本代表性问题(二)

摘自: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2):125-128.

作者:潘雄飞王意叶依潘安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

学系

DOI:10.16462/j.cnki.zhjbkz.2019.02.001

【摘要】

本文针对流行病学研究中多中心干预设计、效应异质性、应答率、

失访率等问题,深入分析了其与样本代表性的关系。同时,针对当前

精准医学和基于大数据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讨论了样本代表性

问题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人群健康研究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样本代

表性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科学合理设计研究以获得最佳

证据。

【正文】

在两篇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介绍了流行病学中样本代表性以及相

关基础概念,同时详细阐述了四种主要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样本代表

性的价值和实际可行性。在本篇文章中,将讨论流行病学样本代表性

与研究实施、分析中若干相关重要问题的关系,同时解读了精准医学

和大数据背景下样本代表性问题的现实意义。

1、流行病学样本代表性与多中心干预设计

干预性研究中常常会使用多中心研究设计,在3期临床试验中尤

其如此。有人认为,多中心研究设计是为了确保研究对象(人群)能

代表目标干预人群,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多中心干预研究至少出于

三方面考虑:(1)提高研究样本量,从而保证研究统计效能和纳入效

率;(2)增加研究对象来源,扩大研究对象异质性,估算多来源研究

对象的平均效应,从而改善研究结果的外推性;(3)方便探讨干预效

应在不同亚组或疾病亚型中的异质性,也即是否存在效应修饰问题,

从而确定干预效果尤其突出的亚组或疾病亚型。这三方面优势有助于

改善临床试验结果的内部真实性和外推性[1-2],因此来自多中心临床

试验的结果常被认为优于单中心研究,不过这并不等同于其研究人群

具有绝对的代表性。多中心干预研究同样需要设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

标准以控制混杂和偏倚,此时研究对象也很难代表目标人群[3-4]。同

时,增加研究中心数量也难以确保干预效应估计值和安全性结果能代

表目标应用人群的实际情况,这也是药物上市后仍需常规开展4期临

床试验以进一步了解目标人群干预效果和安全性的原因之一[5]。考虑

到干预研究中研究人群无法较好代表目标人群,以来源广泛的患者为

基础的真实世界证据逐渐为临床研究者所推崇[6],甚至也获得了美国

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认可,用于辅助支持药物和医疗器械上市审批。类

似地,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实效性临床研究因其研究人群纳入广泛且更

符合临床目标治疗对象特征[7],能部分改善目标患者人群代表性,而

逐渐受到关注。因此,提高临床试验结论的外部真实性并不能完全依

靠增加研究人群的代表性达到目的,综合应用多种设计严谨的干预性

研究和观察性研究或许是改善临床试验结果外推性的重要途径。

2、样本代表性与效应异质性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在估计源人群暴露和疾病(或健康事件)关系时,

常需要考虑亚组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同时进一步估算不同亚组人群

中的效应值。有人提出应该通过提高样本代表性来探讨亚组间效应异

质性。不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群或者进行概率抽样可能导致一些亚

组人数较少,从而难以准确估计这些亚组的暴露效应[8]。事实上,在

疑似存在效应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性提高部分亚组的研究人群

比例和绝对数量,能在确保充足统计效能前提下,估算各亚组效应值,

这种做法会比选择有代表性样本更有效率,且更能准确探讨效应修饰

或异质性问题[9]。因此,提高样本代表性并非探讨效应异质性的唯一

有效方法,而确保研究人群来源多样化同时以意向性抽样方式确保研

究亚组人群样本量会更优。

3、样本代表性与应答率、随访率的关系

纳入应答率和失访率是流行病学样本代表性讨论中不可回避的两

个问题。流行病学研究中,常会考虑研究人群应连贯纳入同时确保一

定应答率,而在随访过程中尽量降低失访率,从而尽可能减少选择偏

倚。这种控制选择偏倚的策略常会被误认为是为了提高研究人群对目

标人群的代表性。尤其在提高应答率问题上,更易有这样的倾向性想

法。

在横断面研究中,由于研究人群需要能较好的代表目标人群,当

概率抽样(或类概率抽样)确定的潜在研究对象纳入应答率较低时,

会导致概率抽样被打破,因此影响研究结果的外推性。在队列研究中,

不应答和失访事件在源人群中不一定随机发生[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7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